西蒙尼和蘇長歌沒想到的地方還有挺多。
比如,他們都覺得阿萊格裡安排三後腰肯定是要專門盯著蘇長歌,來限製他的進攻組織和前插的。
但實際上。
阿萊格裡並沒有這麼做。
他安排三後腰的目的,是為了構築一條穩固的防線。
在球門前樹立起兩道籬笆。
保持緊湊的陣型,穩固防守,伺機反擊。
他沒有頭腦發熱壓上去進攻,這隻會給馬德裡競技反擊的機會——相比於讓馬德裡競技踢反擊,還不如AC米蘭自己主動踢反擊。
哪怕這場比賽踢個零比零。
阿萊格裡也不在乎。
他甚至希望下一場比賽去到卡爾德隆球場的時候,也踢個零比零,最後大家踢點球嘛。
點球決戰。
意大利球隊什麼時候怕過?
“記住,我們的後場陣型千萬不能散亂,四名後衛,三名後腰,如無必要,不要壓過半場,時刻保持著緊密的陣型,不給他們任何突破的空間,不要輕易上搶,蘇的突破能力很強,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這是一名突破能力堪比羅納爾多的家夥,你們之中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如何防守羅納爾多,但我想你們都聽說過碰到羅納爾多的時候需要做什麼...”
主隊更衣室內。
阿萊格裡正在對他的球員強調最後的細節。
“不要盲目上搶,站住位置,迫使他橫傳,回傳!儘量不要讓他有向前突破,或者向前傳球的空間!”
阿萊格裡顯然已經對蘇長歌研究得很透徹。
知道這家夥的能力在哪裡。
所以他對防守蘇長歌的要求就兩點:利用三後腰的人數優勢,限製他向前的直接突破;壓縮空間,限製他的直塞球。
這是蘇長歌最具有威脅的兩點。
阿萊格裡覺得,蘇長歌的確很厲害,突破能力堪比羅納爾多,傳球能力堪比巔峰齊達內。
但這又如何?
意大利人最擅長的是防守。
哪怕是巔峰羅納爾多,巔峰齊達內。
在意大利賽場都有被凍結的經曆。
4名後衛,3名後腰,組成的意式鏈式防守體係。
能讓這個世界上所有頂級攻擊手頭痛。
剩下的。
就看AC米蘭的反擊了。
“重要的是我們拿到球之後的行動,攻轉守的質量和速度!”
阿萊格裡看向蒙托利沃。
這是AC米蘭的皮爾洛接班人。
本來攻轉守的發起者中,最厲害的球員肯定繞不過皮爾洛。
但AC米蘭沒能留住皮爾洛。
現在也就隻能讓蒙托利沃來擔任這個角色了。
蒙托利沃的技術特點其實和皮爾洛有點像。
技術很全麵。
年輕的時候被稱為“新羅伯特.巴喬”。
被認為是意大利曆史級的天才前腰。
但後來位置逐漸後撤。
成為了一名後腰。
主要利用自己的視野、長傳球、節奏控製能力來成為一名在後腰位置上的組織者。
蒙托利沃看到主教練的目光,他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他長期生活在皮爾洛的陰影之下。
如果沒有皮爾洛。
也許有人會稱蒙托利沃為意大利中場大師。
但皮爾洛太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