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方你來我往的攻防戰中。
蘇長歌的表現越發的突出。
他在防守端提供的覆蓋和對抗、高空球處理,甚至是一對一的對抗攔截,都讓馬德裡競技的防守球員充滿了安全感。
而馬德裡競技一旦完成斷球,掌握了球權。
蘇長歌總能第一時間就把球輸送到了最危險的地方去。
能夠打到歐冠決賽的球隊,雙方的球員的紀律性、戰術執行力都不需要懷疑。
按理說。
一場正常的決賽。
雙方勢均力敵是很正常的。
但偏偏,馬德裡競技這邊有了蘇長歌,於是他們無論在進攻端還是在防守端,都有一名可以打破平衡的球員存在。
這就導致在這樣的攻防戰中。
拜仁慕尼黑逐漸處在下風。
這讓賽前認為,拜仁慕尼黑可以依靠整體去擊敗馬德裡競技的觀察者們十分的意外。
“拜仁慕尼黑被壓回去了...”
“這支馬德裡競技真的不簡單啊...”
媒體席上。
記者們議論紛紛。
正說著的時候。
場上發生了衝突。
格列茲曼接球後突破,被阿拉巴撞翻在地。
阿拉巴高舉手臂示意自己沒有犯規。
而馬德裡競技的球員則是迅速衝了上來,認為阿拉巴這個犯規是戰術犯規,甚至阻擋了馬德裡競技一次得分機會,就算不是紅牌,也應該是黃牌。
兩支球隊的球員其實都做好了鏖戰90分鐘,甚至120分鐘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
任何一張黃牌,尤其是後防線上球員的黃牌,都能為己方球隊累積到一定的優勢。
雙方寸土必爭。
不過當值主裁判卡塞沒有掏牌。
他隻是吹罰了阿拉巴犯規,給了馬德裡競技一個前場右側的任意球。
“馬德裡競技再次獲得任意球!”馬裡亞頓時有些激動。
就在剛剛過去的幾分鐘。
馬德裡競技開始頻繁得到前場的罰球機會。
這意味著。
拜仁慕尼黑的防守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不得不用犯規來阻止馬德裡競技的進攻。
現在馬德裡競技投入前場的進攻人數並不多,而且他們也沒有進行多少陣地進攻。
開場階段,馬德裡競技的進攻主要以蘇長歌在後場輸送長傳為主。
打得很簡單。
就是衝著拜仁慕尼黑的身後來的。
雖然戰術目的明確,但場邊的海因克斯卻是眉頭緊鎖。
因為馬德裡競技的這一套戰術雖然簡單,但可執行性卻非常高。
這都是基於蘇長歌的個人能力設計出來的。
六十米距離的精準長傳球。
在這個時代倒是有不少球員能傳出來。
但能像是蘇長歌這樣。
不但能穩定貢獻六十米超遠距離傳球。
而且還能作為防守核心來使用的球員可就世界獨一份了...
僅僅隻是因為這一點,就讓馬德裡競技可以采取這麼簡單直接的方式,屢屢威脅到拜仁慕尼黑的球門。
“馬德裡競技投入的進攻人數不多,但是卻很有威脅...”
“拜仁慕尼黑麵對著馬德裡競技的銅牆鐵壁沒有什麼辦法,而馬德裡競技通過蘇長歌長傳打身後這一招,拜仁慕尼黑卻必須要想到辦法應對才行...”
解說席上的德國解說員施密茨有些憂心忡忡。
雙方開場十分鐘。
雖然拜仁慕尼黑獲得了更多的開球權。
但在進攻的威脅程度上。
很顯然是馬德裡競技占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