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被蘇長歌頂了出去。
邊線球。
拜仁慕尼黑迅速開出。
阿拉巴把球拋給了裡貝裡,隨後橫向移動,裡貝裡把球傳過來,阿拉巴在禁區線上抬腳射門。
這球打得倒是勢大力沉。
但是這種強行的遠射,除非運氣好,否則大部分時候都是被禁區內的防守球員擋住的。
這球也是如此。
足球打在了戈丁的大腿上彈出了禁區。
蘇長歌拿球準備反擊,被施魏因施泰格翻倒在地。
看台上一片噓聲。
“黃牌!黃牌!給他黃牌!”
曼城的球迷們高呼。
不過當值主裁判並未出示黃牌。
因為他如果出黃牌。
施魏因施泰格就要紅牌罰下場了。
這第二張黃牌。
任何主裁判都會很慎重。
除非是非常明顯。
否則一般的犯規是不太可能出的。
畢竟,紅牌罰下一人,可就直接打破了比賽的平衡了。
無論是國際足聯還是歐足聯。
對裁判的要求,一般都是“不能喧賓奪主”。
主裁判,可不能太搶戲。
尤其是在這種級彆的決賽之中。
看台上。
曼城的球迷們在狂噓。
拜仁的球迷則是指著蘇長歌,稱他假摔。
整個溫布利一片喧囂。
隨著比賽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
等時間過了八十五分鐘。
比賽的節奏,反而放慢了。
到了這個時候。
雙方都更加警惕。
平局,還能進入加時賽,還有機會。
如果現在太著急進攻被對手抓到機會。
那直接就是絕殺了。
馬德裡競技本來就是一支更傾向於防守的球隊。
他們對拜仁兩名邊鋒的反擊能力印象太深刻了。
拜仁何嘗不是如此?
他們曾經領先,但是卻被扳平了。
蘇長歌的表現,讓所有拜仁的球員投鼠忌器。
在這種情況下。
兩支球隊不約而同,都加強了防守。
雙方在進攻端的投入幾乎很有默契的同時減少。
兩名主教練見此情景。
也意識到,常規的比賽時間恐怕很難決出勝負了。
於是乎。
在進入傷停補時階段的時候。
兩名主教練都坐回到了教練席,開始和各自的助手商量著加時賽的事情了。
“比賽進入傷停補時,雙方都沒在進行猛攻...二比二的平局讓兩支球隊都十分的警惕。”
“兩名主教練都在為加時賽做準備了!”
解說員們說著的時候。
有些球迷則是有些失望。
尤其是在熬夜看球的華夏球迷。
歐冠比賽的時間對他們很不友好。
如果常規時間能結束,他們還能去睡個回籠覺。
如果踢加時的話。
那都要到淩晨五點半過了。
這時候還睡不睡?
睡覺吧,時間太少。
不睡,生熬一晚上。
那也太痛苦了。
所以。
許多華夏球迷都希望在這最後幾分鐘,出現個絕殺什麼的。
但可惜。
兩支球隊的架勢擺在這裡,都在為加時賽而做準備了。兩支球隊在最後而階段反而沒有大舉進攻。
雙方都顯得很冷靜。
比賽的場麵也變得風平浪靜起來。
越到比賽最後,大家越是小心。
而且兩支球隊看起來都有信心在加時賽和對方一決雌雄。
於是球員們也就沒有在最後兩三分鐘的時間之中拚命的想法了。
而且足球比賽進球率很低,想要在幾分鐘內進球的難度很大,想要進球就得壓上,先不說會不會被對手打反擊,光是為了這最後幾分鐘的拚命,消耗了最後一點的體能就有點得不償失。
體能要是續不上,長達三十分鐘的加時賽很可能就直接崩盤了。
曆史上可是發生了不少在常規比賽階段能相持,但是到了加時賽因為體能下降而崩盤的戰例的。
在這種心態下,最後時刻的平靜局麵也就可以理解了。
隨著傷停補時三分鐘的時間過去。
主裁判哨響。
常規比賽時間結束。
比賽。
進入加時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