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又是一年春節至,這也是梁瑜在這一世度過的第三個春節。
大年初一天剛蒙蒙亮,梁家小院的門便打開了。
梁瑜穿著簇新的家常棉服,按照老輩傳下的習俗,親手點燃了長長的紅炮仗。
清脆的炸響劃破清晨的寧靜,裹挾著淡淡的硝煙氣息。
宣告著新年的到來,也仿佛驅散了舊歲的陰霾。
炮仗的紅屑在微冷的空氣中紛紛揚揚,如同撒落一地的喜慶。
距離椽省一行已經過了數日,梁瑜也回到了京海,繼續享受著餘剩不多的寧靜。
進駐京州的中央專案組在年前便悄然撤離了漢東。
仿佛這是京城對漢東的期盼,新年新氣象。
梁瑜看著那跳躍的火光,感受著掌心傳來的微微震動。
雖然專案組離開了,但漢東不會因此而真正寧靜。
京城的清洗,也絕不會到此為止,那離開的背影,更像是一個休止符,而非句號。
隨著手中的炮仗燃儘,梁瑜沒有在多想,而是收回思緒。
準備回屋幫襯奶奶和母親準備祭祖用的供品和牌位。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而洪亮的聲音便帶著笑意從胡同口傳來:
“小瑜!新年快樂啊!”
梁瑜循聲望去,隻見李達康穿著一件半新不舊的深灰色呢子大衣。
脖子上隨意搭了條圍巾,手裡提著兩個沉甸甸的禮品袋,正快步朝小院走來。
這位京州市書記臉上帶著爽朗的笑容,步履間帶著他特有的風風火火。
倒是一點看不出京州大領導的樣子,更像是一位趕早串門的親近長輩。
“李叔?”梁瑜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綻開真誠的笑容,“您怎麼這麼早來了?”
他沒想到李達康會在大年初一的一大早就從京州趕過來親自登門。
李達康走到近前,哈哈一笑,將手裡的禮品袋往上提了提:“拜年嘛,宜早不宜遲!就趕早,圖個好彩頭!”
他目光掃過地上散落的紅紙屑,又看向梁瑜,“這炮仗放得夠響,有年味兒!喏,”
李達康提了提其中一個袋子,裡麵傳來輕微的窸窣聲,他壓低了點聲音輕笑道,“老朋友送了我點上好的澄湖大閘蟹,可把我饞壞了!
可這大過年的,家裡那位手藝不行,我又笨手笨腳的弄不來。
這不,就想著厚著臉皮過來蹭一口大娘的手藝了!大娘的手藝,那可是一絕!”
“李叔,您太客氣了!”梁瑜連忙接過他手中的袋子,側身讓開院門,熱情地招呼李達康進屋:
“您能來,奶奶和媽肯定高興!快請進快請進!外麵冷!”
“哈哈,好!那我就不客氣了!”李達康爽朗一笑,大步流星地跟著梁瑜走進了溫暖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