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當地時間上午十時整,聯合國總部大樓。
“哢嚓、哢嚓、哢嚓——”
快門聲連綿不絕的響起,如同密集的冰雹敲打在玻璃上,構成了此時唯一背景音。
來自數個國家的媒體記者被安保人員和警戒線,精準地限製在走廊兩側的指定區域。
他們的鏡頭隨著代表團的移動而同步平移,閃光燈此起彼伏。
部長趙蒙生走在最前列,他神色從容,步伐穩健,早已習慣了這種場景。
他的身後是幾位核心司局長和使館的大使。
他們神色從容,正用極低的聲音與外方引導人員交談一兩句。
在第一梯隊的核心外,梁瑜和李歡緊握著手中的公文包。
跟隨著應急保障組組長張平,混在隊伍的後半段。
前方會議室厚重的雙開木門,被使館的聯絡官從內側無聲地拉開。
趙蒙生與核心成員魚貫而入,和早已在門口等候的外方代表團成員握手、寒暄。
當雙方核心代表團成員都進入會議室後,那扇厚重的大門緩緩合攏。
“走。”張平在大門徹底合攏後低聲示意,迅速帶領他們轉入不遠處的一間小型會議室。
這間會議室已被設為臨時休息廳,後勤保障組成員,早先已通過員工通道完成場內布置。
一進休息廳,應急保障組的老同誌們便默契地分散開來。
有人值守走廊,有人把守門口,有人監控電梯廳,還有人立即開始檢查通訊設備。
張平帶著梁瑜和李歡在一部電話機旁站定:“你們跟我守內線,確保隨時暢通。”
“是!”兩人挺直脊背應道,雖然明白這相當於待命,真正需要應急介入的情況極少。
但能親臨現場,已比留守據點的其他新人幸運太多。
時間,就這麼在寂靜的等待中緩緩流逝,休息廳內落針可聞。
梁瑜和李歡隨著張平端坐在電話機前,身體逐漸有些僵硬。
他們無從得知會議室內的討論進展,但從時間判斷,會議應該已進入後半程。
就在梁瑜想著今天不會需要應急組出動時——
“鈴——!”內部電話突然發出刺耳的鈴聲。
幾乎在梁瑜和李歡回神轉頭的瞬間,張平已經按下免提接起電話:“保障處。”
電話那頭傳來趙部長秘書何默壓低而急促的聲音:“三號補充文件,英文版,十五份,立刻。”
“收到。”張平沒有多問一個字,掛斷電話的同時,人已經轉向了房間角落。
那裡,一台高速商用複印一體機和一台加密筆記本電腦早已處於待命狀態。
“李歡,守電話,梁瑜,按照標準流程來。”張平迅速命令道。
“是!”梁瑜在李歡應答的同時,已一個箭步跨到電腦前。
如今的情況,正是昨日演練過的眾多場景之一。
他的手沒有去碰鼠標,而是直接從西裝內袋掏出自己的U盤,插入了主機。
“張組,是盤裡的03號文件”梁瑜沉聲報告,手指已經在鍵盤上敲擊,路徑他早已背下。
“不用你的盤!”張平低喝一聲,“本地硬盤D盤,‘ZJ03EN’,打開!”
梁瑜的手指一頓,立刻反應過來——張平這種老應急,絕不會依賴外部儲存的U盤,哪怕這是昨天整理下發的。
他立即切換路徑,D盤、加密文件夾、找到了那個文件。
“十五份,雙麵。”張平已經站在了打印機旁。
“明白!”梁瑜迅速設置好參數,點擊了“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