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楓一大早趕到深市的賓館,門口停著一輛大巴車,項目組將會坐車直接前往港城葵湧碼頭參觀學習。
項目組裡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去港城,興奮得一夜沒睡,秦楓上車坐在高遠揚身邊。
高遠揚也是個老熟人了,兩人一起參與了福省石將軍大橋的修複工作,這也是個積極向上的好青年。
當初他和秦楓一起穿安全繩下橋檢查橋底和橋墩,大腿勒得生疼,邁著O字腿的步伐堅持奮戰在第一線。
最後是孟堂硬是讓他回賓館休息,他也就休息了半天,又跑回來工作。
秦楓對他印象深刻,後來專門調了他的資料。
高遠揚不是大學生,甚至連工農兵大學生都不是,他隻有高中學曆,也沒有深厚的背景,進交通院一開始隻是作為臨時工打雜。
後來是他自己積極向上,打雜的同時依靠交通院的資源積極學習,後來被薛景林看中,推薦他轉正,正式成為交通院的一員。
可以說,高遠揚並非專業出身,僅憑一腔熱血和他吃苦耐勞的品質給自己拚出了一個前程。
不過他心裡多少有些自卑,因此說話做事都很小心,非常願意聽彆人的意見,與人交談起來,也是客客氣氣的。
秦楓很喜歡這樣的同事,尤其是在經曆過龍振宇和韓默以後,高遠揚這樣的同事顯得十分珍貴。
他挑選項目組成員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高遠揚,接著一看高遠揚目前沒有進其他項目組,立馬就把他的名字寫上。
高遠揚也很高興,他每進一個項目組都要高興一次,當初石將軍大橋這樣的小項目,他也很滿意,現在能進集裝箱港這樣的大項目,更是讓他興奮了好幾天。
“秦工,好久不見。”秦楓一坐下來,高遠揚就打招呼。
“好久不見。”秦楓朝他點頭:“昨晚睡得好嗎?”
高遠揚笑得臉皺在一起,歡快地搖頭:“沒睡好,我這是第一次去港城,我媳婦還交代了要給她買禮物。”
像高遠揚一樣興奮的人不在少數,秦楓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因此在安排行程時,他把時間安排的很寬鬆。
結束參觀工作後,大夥兒至少還有半天的時間能在港城逛逛街。
還是那句話,能進交通院工作的,手裡就不缺錢,像高遠揚這種普通家庭出身的人,隻要平常花銷不過分,工作個幾年都能攢下不少錢。
他們比不上在沿海發達的老板,放到全國,收入水平至少是金字塔上層的那批人。
人都到齊後,秦楓招呼司機師傅開車,一路上大家嘰嘰喳喳說個不停,過了口岸才安靜下來。
一個個的都在扒著窗口看外麵的風景。
秦楓對高遠揚說了一聲:“到地方了叫醒我。”
高遠揚腦袋剛點了一下,就見秦楓從背包裡拿出一個眼罩往頭上一戴,歪著腦袋就睡了過去。
你就一點都不好奇港城什麼樣?
高遠揚這個問題卡在喉嚨裡沒問出來,緊接著他就覺得自己傻,秦楓什麼人,說不定早就到過港城好幾回了,哪裡還能像他們一群鄉巴佬進城一樣好奇。
他想明白這點之後就不管了,繼續趴在窗邊看著外麵的道路和高樓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