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楓拿著一麵導遊小旗子,身後跟著集裝箱港口的項目組同事。
“讓我們一起感謝薛老,全靠薛老的慷慨,我們才有機會參觀全國少有的大型跨江大橋的建設,大家鼓掌感謝!”
一群同誌熱烈鼓掌,惹得跨江大橋項目組的人鬨了個大紅臉。
薛景林的大徒弟徐強軍哈哈大笑,上前狠狠抱了秦楓一下。
“秦楓,好久不見!”
秦楓也高興地回抱他:“徐老師,好久不見!”
徐強軍擺手:“幾年前我還能舔著臉應一聲老師,現在可不行了,我也沒什麼本事能當你老師,你這麼叫我臉臊得慌。”
秦楓忙說:“徐老師您謙虛了,我還有一大把的知識要向你們老大哥學習。”
禮貌的寒暄過後,徐強軍盯著他手裡的旗子,無奈地咳嗽一聲。
“你這樣子去見薛老師,肯定要被他噴一臉,說你不著調。”
秦楓臉色認真:“這可不是不著調,我們本來就是來參觀的。”
他嘴上這麼說,身體卻很誠實,一把將小旗子塞高遠揚手裡。
高遠揚拿著旗子左看右看,周圍人全都默契地退開幾步遠離他,他隻好把旗子卷起來,裝進褲兜裡。
旗杆露在外麵,隻能把衣服撩起來遮住,一點都看不出來,隻不過旗杆一直在戳他的肉。
徐強軍抬抬手,示意他們跟上。
浙省最近很多大型工程,除了秦楓負責的集裝箱港,林朝陽參與、從外國人手裡買設計圖的核電站,還有薛景林負責的跨江大橋。
薛景林的跨江大橋項目更早啟動,已經進入施工階段,他之前並不在施工現場,前天才回來視察工作。
聽說秦楓和在浙省,還帶著一支隊伍。
他找湯院長要了秦楓隊伍的名單,發現這支項目組成員的平均年齡很低,有不少是從未參與過橋梁建設的新人。
整天操心祖國橋梁事業發展的薛景林於是有了個想法,他當即去詢問施工隊,得到施工隊同意後,聯係上秦楓,讓秦楓帶著隊伍過來參觀學習。
於是有了此行。
薛景林這精神小老頭正戴著安全帽蹲在岸邊,他手裡抓了一把泥土,似乎在觀察冬天的土壤條件。
“薛老師!”秦楓隔老遠就喊了一聲。
薛景林回頭一看,揚掉手裡的泥土,朝秦楓走過來。
“你來得正好,過來看,在這裡設計橋梁,和在貴省設計橋梁有什麼不同?”
秦楓發現,這些老前輩一見麵就喜歡提問,薛景林是這樣,莫江河也這樣,如果老康不是和他專業對不上,估計也要見麵先拋個問題。
他在心裡默默吐槽了一下,順便組織語言,很快回答了薛景林的問題。
“首先,兩個省從地形地貌、地質條件,水文等方麵都差彆巨大,貴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起伏巨大。”
“而浙省以平原、丘陵和海島為主,更需要關注的是軟土地基的處理,另外還有浙省海運發達,在設計時需要考慮海上通航的問題……”
薛景林聽完滿意點頭:“不錯,你還是做了功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