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來到華京大學土建綜合設計院,祝院長帶著秦楓風風火火走進去。
“這臭小子終於回來了!”祝院長一進門就大吐苦水:“他再不回來,我這顆老心臟就要受不了了。”
秦楓跟在他身後,低著腦袋裝鵪鶉。
潘海峰瞪了秦楓一眼:“還不快過來,給你介紹個人。”
辦公室裡,一位西裝革履的年輕男人站起來,他帶著細框的銀邊眼鏡,頭發上抹了少許發膠,梳得一絲不苟。
銀灰色的西裝熨得沒有一絲褶皺,站起來後他的背脊挺得很直,站姿端正。
這個人的形象,與現在大部分國人相差甚遠,秦楓很少在內地見到這樣的人,反而在港城見得多。
相比起來,秦楓自己穿了一件純白色的短袖T恤和深藍色牛仔褲,看上去一點都不莊重,反倒是像來旅遊的。
秦楓確定自己不認識這個人,連麵都沒見過。
祝院長清了清嗓子:“我來介紹,這位是華南建築研究院的簡承文同誌,也是本次代表我國參加國際建築師協會青年榮譽獎的代表之一。”
“簡同誌,這位是秦楓,是與你一起參賽的同誌,他目前是華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同時也是華京大學的在讀博士生。”
簡承文往前走了幾步,微笑著向秦楓伸出右手:“秦同誌,你好,久仰你的大名。”
秦楓微笑回握:“你太客氣了,接下來我們共勉。”
有的人天生氣場不和,從見麵第一眼開始就能發現。
秦楓覺得,他和簡承文雖然到不了氣場不和這種地步,但絕對不是一見如故的人。
大概就是那種,明明當了好幾年同事,工位也在隔壁,但是無論如何都親近不起來,最後還是萍水相逢的交情。
這倒沒什麼,秦楓不在乎這些。
但他對簡承文還是很感興趣。
簡承文能被選上獲得寶貴的名額,說明此人本身是非常優秀的建築設計師。
但他和華南建築研究院打過交道,這麼出色的人,他不可能毫無印象。
祝院長在吆喝:“擇日不如撞日,不如我們現在就開個小會,再給大家詳細講一下評獎規則和流程。”
一行人轉移到會議室時,秦楓趁機湊到潘海峰身邊。
“我知道你想問什麼。”潘海峰好像能未卜先知一樣。
他快速地說:“簡承文過去10年多數時間都在國外留學,他讀完工農兵大學後沒有參加高考,而是先後到港城、不列顛國和米國留學。”
原來如此,難怪秦楓不認識他。
到了會議室,秦楓和簡承文坐在一起,祝院長作為本次會議的主講人,坐在了最前麵。
其他參加會議的人,諸如潘海峰,還有華南建築院派來的人,都是他們二人的智囊團。
祝院長先是介紹了兩人。
建築協會內部對秦楓的期待更高,但祝院長絲毫沒有表現出來。
簡承文今年已經36歲,秦楓還不到30歲,秉著長幼尊卑的傳統美德,祝院長甚至事事以簡承文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