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楓大為震驚。
簡承文這是毫不掩飾地嘲諷華國建築協會的成員是老古董,不懂國際潮流,注定要被時代拋棄。
秦楓臉上染上慍色。
除了祝院長,他接觸過很多華國建築協會的成員。
哪怕是崔時宜的曾祖父崔銘院士,那麼大的年紀依然保持著謙遜的態度學習。
還有潘海峰,當初他認識潘海峰的契機就是翻譯外國建築學文獻,直到現在,他偶爾還會收到潘海峰塞過來讓他翻譯的文獻。
簡承文來了京市這麼久,也到過華京大學土建研究院的辦公室,難道沒看到那一堆的外國文獻和資料嗎?
但他居然認為,國內的這些建築界大牛固步自封,跟不上世界建築界的發展?
“我說的是事實。”簡承文感受到秦楓情緒,他絲毫不在意。
“科技在發展,建材和設計理念都在更新,這個世界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難道要閉門造車嗎?”
秦楓氣笑了:“你覺得我們固步自封,我反而覺得你厚外薄中。”
簡承文無奈地歎氣:“我就知道你會是這種態度,不過我不後悔說這些話,現實會證明我們誰說的對。”
“沒錯,現實會證明,我會證明給你看,不是國際流行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一頓飯吃完,兩人算是不歡而散。
隻是回到華京大學後,他們二人都沒有表現出不和,看起來隻是很不熟的普通同事。
在學校吃過晚飯後,秦楓才回家。
秦邦彥正好盯著秦念恩做完作業,秦念恩給秦楓打了聲招呼,抱著兩個蘋果跑去找小夥伴玩。
“怎麼樣?”秦邦彥很關心秦楓參加國際評獎的事。
秦楓說:“很累,等會還要收拾行李。”
秦邦彥扇了他的手臂一下:“我問你青年獎的事,今天見到另一個同伴,你有沒有信心?”
“不是同伴。”秦楓糾正:“是另一位參賽選手。”
秦邦彥愣了一下,老成精的人怎麼會聽不出來秦楓話裡的意思,這是和另一人相處得不是很愉快。
他眉頭微微皺起。
秦楓微笑著說:“臨時搭個伴而已,到了外麵,本質上我們還是競爭對手。”
金獎隻有一個,哪怕是同一個國家提名的參賽選手,互相之間也是競爭對手。
和競技體育賽場一樣,冠軍隻有一個,並且是三年一次的獎項。
理論上他和簡承文都還有下一次機會,三年以後,他才30出頭,江承文39歲,依然符合青年榮譽40歲以下的年齡要求。
但若是這次簡承文沒有評上,他必須在三年內再次設計一個作品,這個作品,需要超越滬市大劇院。
考慮到建築工期,他需要在本次獎項結束以後馬上投入設計。
而秦楓,還有很多屆的機會。
從心態上,秦楓自認為比簡承文有優勢。
他又笑了笑,對秦邦彥說:“爺爺你放心,我有分寸,而且,我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