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獎的舉辦地是在當地的一個大禮堂裡,舞台上架起了大屏幕,將會播放每名參賽者的作品。
第一排就坐的就是本次評獎的評委,由各國知名設計師組成的專家代表團。
中間空了一行,之後是各位參賽者的位置。
一百多號的參賽者,華國和港城的位置比鄰,都不是什麼好位置,在距離靠後的地方。
參賽者後麵又空出幾排,之後落座的就是各位參賽者的隨行團隊。
到了這個地步,隨行團隊已經無法和參賽者交流,他們現在的身份,隻是單純的觀眾。
秦楓四人找到自己的位置落座,他的位置,正好在簡承文和一名港城建築師江展博中間,江展博的旁邊,原本應該是沈嘉瑜的位置,現在空著。
她作為二號出場選手,此時已經在後台準備。
江展博操著一口塑料普通話和秦楓聊天。
“嘉瑜的運氣真是差,第二位出場,都沒來得及摸清楚評委的尺度,幸好前麵還有個倒黴蛋。”
簡承文說:“早出場也有好處,最起碼,評委此時是精神最好的時候,到了後麵就不好說。”
其實這種類似於演講比賽的場合,抽到每個簽位都有好有壞。
秦楓看向最前排的評委已經陸續就位,其中有不少白發蒼蒼的老人。
按照原定的進程,評獎時間隻有三天,也就意味著,每天至少有35個參賽者進行演講,每人隻有10分鐘左右的時間。
加上提問環節,每人不超過15分鐘,就算是這麼短的時間,一天35個人,也就是說,這一天下來需要花費將近9個小時。
秦楓真不知道這些評委的身體能不能撐住。
簡承文說得有道理,早出場比晚出場要好。
他在心裡祈禱自己的號碼能夠排到第三天的開始。
開幕式結束後,評獎正式開始,第一位參賽者走上舞台,屏幕上播放著他的作品,旁邊有位隨行的同伴替他操作電腦。
秦楓很快隨著參賽者的演講而專注,旁邊的江展博突然扭頭湊過來和他說話。
“阿楓,你看那些評委,不對勁啊。”
一開始,江展博和沈嘉瑜因為年紀關係,把秦楓當成小輩看待,更喜歡和簡承文聊天。
到了現在,他們已經發現簡陳承文的性格,很適合當社交場合萍水相逢的朋友,和他接觸太深自己會比較累。
反而是秦楓,知識麵廣,什麼話題都能聊上幾句。
漸漸地,尤其是江展博,喜歡找秦楓聊天。
現在,他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也是第一時間告訴秦楓。
“你快看,這些評委看起來不太認真,有的還開小差了,有沒有搞錯,他們真的專業嗎?”
秦楓原本注意力都在參賽者上,被江展博提醒,才分出心神觀察評委。
果然如江展博所說,有幾位評委看起來不太專心。
他再次把目光落在參賽者身上,看著參賽者的名字,他一時想不起來這人是誰。
說明,這人必定不是團隊裡劃定的重點研究對象,否則,這幾天要是研究過他,秦楓腦子裡不可能對這個名字沒印象。
再看一眼這人的作品,他恍然大悟。
“我們的作品其實早就提交到國際建築師協會了,評委肯定是提前看過的,他們現在聽得不認真,這就說明了,在他們看來,這名參賽者的競爭力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