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三國周轉貿易協定一落地,花旗國、天朝、米字國這仨搭檔就跟陀螺一樣,轉得那叫一個歡實。
花旗國把物資像撒豆子似的往天朝運,天朝轉手就當起了“國際中轉站”,再把這些寶貝疙瘩倒騰到米字國。
尤其是魔都這些沿海碼頭,每天商船進進出出跟趕廟會似的。
有些貪心的商人為了多賺倆錢,把船裝得跟懷胎十月的母豬似的,吃水線都快被壓進海裡了,看得人直揪心。
生怕一陣海浪過來,滿船貨物都喂了龍王。
這熱鬨的商貿潮,算是給天朝拽開了發展的大門。
老外們跟聞到肉香的螞蟻似的,來的來、走的走,兜裡的外幣可沒少往天朝揣。
碼頭上扛大包的苦力們也跟著沾光,以前扛一天包賺倆窩頭,現在活兒多到挑花眼,價格也跟著坐了火箭。
樂得他們逢人就說:“咱這肩膀頭子,現在可是金貴著呢!”
內地的工廠更是像打了雞血。以前冷冷清清的廠房,現在訂單像雪片似的飛進來。
天朝造的東西實在,沒那麼多偷工減料的歪心思,米字國一看,得了,彆費勁從海外運原材料回去遭罪了。
他們本土讓日耳曼國炸得稀巴爛,大洋航線跟篩子似的,原材料運回去比取經還難。
路上怕炸,到了工廠怕炸,連堆倉庫都怕被盯上,三顆炸彈下去,啥都沒了。
乾脆把原材料拉到天朝,讓這兒的工廠代工,雖說價格壓了壓,但總比血本無歸強。
張元初多精啊,趁機敲了筆“竹杠”:“要代工可以,給咱石油開采權。”
他心裡明鏡似的,天朝現在用的石油大多靠係統“外掛”,總不能一輩子當“伸手黨”,得自己學摸油礦。
米字國這會兒正火燒眉毛呢,南洋、中東的油井趕緊往外送,連現成的三處油井都拱手相讓,跟割肉似的。
但沒辦法,再死扛下去本土都要保不住了。
這一來二去,天朝的腰包鼓得飛快。40年十一月份的財政稅收蹦到了52億,半年時間翻著跟頭漲,連財政部的算盤珠子都快打飛了。
工業更是熱鬨,輕工業跟春天的野草似的瘋長,工人數量從年初的16萬,到年底直接竄到85萬,預計來年夏天能破150萬。
以前沒人瞧得起的工人培訓班,現在成了香餑餑,工廠老板們排著隊搶人,逼得培訓班的人直接下鄉“招工”,跟搶親似的把農民往城裡拽。
農村這下可熱鬨了,佃戶們扔下鋤頭往城裡跑,地主們急得直跺腳:“我的地沒人種啦!”
可愁歸愁,辦法總比困難多。
有人瞅準機會搞起了農場主行當,把零散的土地拚成大塊,用機器耕種,省時省力還高效。
你彆說,這機械化農業一推廣,土地沒荒著,反倒種得更歡實了,連地主都不得不服:“還是機器靠譜,比佃戶跑得慢!”
誰能想到呢?張元初原本打算先抓教育再搞城市化,結果這貿易一鬨騰,城市化跟脫韁的野馬似的自己跑起來了。
這是一個大發展時代,也是一個黃金時代,各種新興職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