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在魔都下了飛機,坐在轎車內,看著外麵的街道,有些恍惚。
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群顯得急促,許多建築上還打上了一個拆字。
在路邊,有些地方還拉起了路障,有施工隊正在擴建馬路。
坐在他旁邊的花旗國駐華大使詹森笑道:“是不是覺得像進了個大工地?彆急,等去了寧京,你會見識到什麼叫‘全城皆工地’。”
轎車駛入市區,赫爾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景象:老建築上的“拆”字格外醒目,腳手架像鋼鐵森林般矗立,就連路邊的梧桐樹都被圍進了施工護欄。
一輛滿載鋼材的卡車呼嘯而過,車身上“軍工專用”的紅漆字格外刺眼。
“說真的,詹森!”赫爾忍不住開口,“我以為自己走錯了,這哪是城市,分明是個巨型施工現場。”
詹森聳了聳肩:“習慣就好!現在天朝每個城市都在拆舊建新,魔都算收斂的,畢竟要保證港口運轉。
你是沒看見寧京,曾經的老城區隻留下一部分作為文化遺產留存,城牆留下部分和城樓做下曆史的見證,其他都要拆除修建新型建築。
另外他們還計劃擴建城區,將市區延伸到市郊。
甚至聽說他們還要修建新的政府大廈,以及軍方的五角大樓,作為國家標誌性建築物使用。”
次日,赫爾轉乘軍用飛機抵達寧京。
當飛機掠過機場上空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26條跑道像銀色的琴弦鋪展在大地上,停機坪上密密麻麻停著各式戰機,地勤人員像螞蟻般在其間穿梭,遠處的機庫群一眼望不到頭。
“這是他們的軍用機場嗎?”赫爾下飛機時聲音都在抖:“比我們花旗國最大的陸航基地還大!”
原本時空,花旗國內還沒有空軍基地這個名詞,隻有海航、陸航機場以及休整基地這樣的稱呼。
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是在二戰末期才開始啟動了空軍基地的建設。
詹森羨慕的說道:“這是目前天朝國內最大的空軍基地,26條跑道能同時起降三架戰機,緊急情況下15分鐘內就能放飛三百架。
更恐怖的是,他們在北方修的高速路全是八車道,必要時能當臨時跑道,戰機直接從公路上起飛.......
.........目前天朝在空軍這一塊已經開始逐步走在了世界前列。”
赫爾越聽越震撼,在國內他得到的隻是一串數據。
如天朝的財政收入大致增長了多少,鋼鐵年產量增增值等等,看不到實質上的變化。
但來到天朝之後,他才親身的感受到了這個國家的變化。
從軍用機場前往寧京城的路上,赫爾終於見識了詹森口中的“巨型工地”。
到處都有工人在施工,卡車滿載建材呼嘯而過,連護城河都被臨時改造成建材運輸通道。
他望著初具雛形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群,那些在西方列強眼中曾是“落後象征”的黃土地上,正崛起連花旗國首都都不曾有過的現代化輪廓。
最讓赫爾震撼的,是這種變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