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1日到1月17日,整整17個日夜不斷的艱苦奮戰,五百多噸的建站物資終於完好無損地卸運到了長城站的工地上。
這無疑是一場漂亮仗,為能夠在夏季結束前勝利完成建設考察站的任務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但比起這些看得到的成果,隊員之間凝聚力和信任感的無形提升才是更加難能可貴的,這也成為了郭坤提出“苦戰二十七天,建成長城站!”口號的最大底氣所在。
長城站在設計之初就定下了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要最少保證20名考察隊員生存15個月的功能目標,所以各項設施的完善和互相輔助格外重要。
按照國際標準,一般南極考察站需要包括房屋建築係統、供電係統、供排水係統、通信係統、條件保障係統、科研係統、餘熱利用係統和垃圾處理係統等。
所以與其說是一個考察站,更貼切的形容應該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迷你城鎮。
想要建設起這麼一座“城鎮”,所涉及的專業技術和工程工藝極度複雜,其中不少還是國內首創,根本就沒有實際操作的經驗可以參考。
這就讓考察隊不得不一邊施工一邊驗收,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最細致,以確保整體設施能夠順利運行。
“老餘,這地基要挖多深啊?感覺都快到凍土層了。”
趙陽和其他新聞班的隊員一樣,每天都穿梭在不同的施工區域,在不影響其他隊員工作的情況下不斷記錄各種細節,為晚上能夠彙集成一篇篇報道搜集素材。
“還早呢,在南極建房子可不比在國內,防風和防雪埋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地基一定要深,最好超過一米,底部麵積還要大,這樣配合速凝水泥才能給整體建築結構提供良好的支撐。”
老餘是個永遠樂嗬嗬的中年男人,平時和年輕隊員們的關係不錯,所以就算手裡活一直沒停,嘴上還是抽著空給趙陽做起了科普。
“之所以要用水泥墊高地基,其實是為了給高架型施工預留空間,南極風大,積雪多,如果不讓建築主體遠離地麵,可能一晚上的積雪就能把房子全埋了。”
“就好像美國50年代在威爾克斯地建的那座考察站,現在都已經被埋在雪下麵了,我們長城站可不能重蹈他們的覆轍。”
老餘侃侃而談,趙陽奮筆疾書,這些都是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是不站在南極的土地上就不可能學到的經驗。
比起還在打地基的主體建築工地,站區裡還有一項施工已經臨近尾聲,當趙陽趕到的時候,動力班的班長蔡文已經在給柴油發電機安裝最後的低溫啟動裝置。
如果把長城站比喻成人類的身體,供電係統就是最重要的“心臟”。
為了在常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下的南極保證365*24小時的照明、取暖和其他用電需求,發電站是所有設施中最早開始建設和完工的。
郭坤抽調了15名隊員,加上“J121”船支援來的海軍突擊隊,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完成了平整土地、打地基、搭建木板房並加固的工作。
木板房由北京木材廠生產,所有板材都經過防火處理,房子的四個角落安裝了加固的鋼索。
“哎喲,趙陽來啦,快快,待會我們正好要準備啟動發電機,你給拍好好兩張照片,一定要把我和老蔡拍得特彆神氣那種。”
拉住趙陽的隊員叫李晨,他是蘭州電源車輛所的工程師,主要負責發電站控製機櫃的安裝,屬於低調的實力派。
“是啊,趙陽,我們還等著回國的時候拿著照片去找廠長申請先進職工呢,你趕緊給指導個造型。”
起哄的隊員也姓李,同為車輛所的技術工人,此時他正蹲在地上給電源線路做最後的檢查。
“那還不簡單,保證給你們三拍張能吹一輩子的照片出來。”
趙陽欣然應允,找好拍攝角度,畫麵裡蔡文站在控製麵板前,隨著紅色圓形按鈕被按下,中國自己研發的柴油發電機在南極洲的大地上第一次發出了“轟鳴”。
電流順著線路迅速傳導,這一刻,屬於長城站的“心臟”跳動起來了。
屋外爆發出一聲聲歡呼,趙陽趕緊衝到考察隊的臨時生活區,那裡是整齊排列的一頂頂帳篷。
除了在修建碼頭時就搭好的三平米和七平米充氣塑料小帳篷外,還多了四頂24平米的棉質大帳篷,主要被用於安裝精密科研儀器和充當廚房餐廳。
趙陽透過帳篷門簾的縫隙就看到了內裡透出的淡黃色燈光,興奮地走進餐廳,發現不但電燈亮起,就連事先安裝的加熱器也已經開始工作。
能在冰天雪地中感受到股股暖流,這讓很多隊員都激動的掉了眼淚。
“哇,好燙!”
一聲頗為熟悉的慘叫鑽進趙陽的耳朵,他側過頭看去,發現果然是楊明這活寶竟然拿手去碰滾燙的加熱器,現在兩根手指都紅通通的,要不了多久肯定得起水泡。
“你真是笨得沒邊了,去找李師傅要點乾淨的冰水浸著,我去給你拿藥。”
一旁原來在開開心心就著紅燒肉吃大米飯的馬舒舒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嘴裡絮絮叨叨數落個不停,但還是披上羽絨服跑回醫療班的帳篷那燙傷藥。
“兄弟,你追女孩子犧牲也太大了點,還要自殘的嗎?這廢兩根手指回頭建設任務完不成看你怎麼給郭老師交代。”
趙陽看著痛到呲牙咧嘴的楊明,沒好氣地調侃道。
現在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寶貴,很多隊員都是在發燒感冒和腸胃不適的情況下堅持戰鬥,結果楊明還能把自己給搞傷了,到時候還得麻煩隊裡給他調換一個不需要用手的任務。
“我知道錯了,待會我就去找郭隊檢討,放心我皮糙肉厚,這點小傷明天就好了。”
楊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魯莽,低著頭扒拉著碗裡的米飯,恰好被端著一盆冰水過來的李樹根看到。
“咋滴,不好吃?這罐裝煤氣打出來的火就是沒力道,炒出來的菜都沒鍋氣,等新廚房搭好了就能用上汽油鍋灶了,到時候再給你們弄幾個拿手好菜。”
作為一個廚子,讓隊員吃不飽飯簡直就是奇恥大辱,李樹根兩隻手在白色的圍裙上反複擦著,眼裡都是“愧疚”和“局促”。
“得嘞,楊明,自己解釋吧,不然咱李師傅今天晚上都要睡不著覺了。”
溫馨的餐廳帳篷裡到處都是歡聲笑語,但在北麵山峰的上空,正有一團氣旋緩緩生成,隨後朝著長城站直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