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也苦口婆心地對兩個孩子一番教育,尤其是嫡長孫朱雄英,告誡他以後定要愛民如子,做一位明君。
朱高熾聽著心中微動,說實話老朱還算個不錯的皇帝,一直將百姓放在心裡。
從他編纂《大誥》,開“民糾官”之先河就不難看出,這位洪武爺確實是愛民如子。
不過聽久了,朱高熾就覺得有些膩歪,你教育未來繼承人,拉著我一個未來藩王乾啥?
他索性繼續揮舞著大金磚,望著遠處發著呆。
直到朱雄英跪倒在地上,朗聲開口道:“皇爺爺,孫臣想和高熾一起習武!”
此話一出,老朱臉色頓時就變了,臉上寫滿了驚訝與疑惑。
這他娘地……啥意思?
咱苦口婆心地教育你這麼久,你咋還想習武,這不是不務正業嗎?
老朱摸了摸朱雄英的腦袋說道:“你可知道這習武極為辛苦,你吃得下那等苦嗎?還是彆學了。”
不料朱雄英頗為確信的說道:“皇爺爺,孩兒曾經聽聞,您是馬上奪天下,神武定江山,孩兒若將來繼位大統,理當以列祖列宗為榜樣。”
“再者高熾都能堅持下來,皇爺爺以為孩兒不如高熾嗎?”
“孩兒,不怕吃苦!”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
若是往常,朱雄英提出學武,必然引來老朱的申斥。
但今天朱雄英先是稱讚了老朱一番,誇得老朱心裡麵有些飄飄然,隨後又指出朱高熾既然都能堅持習武,他也一定會堅持下來。
老朱聽後乍一想也是這麼個道理,他當年可沒錢習武,都是真刀真槍地拚殺出來的,戰場上麵練就的本事。
現在既然條件好了,自家大孫也有這個誌向,何不順勢而為呢?
畢竟習武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大孫還不是皇帝呢,也不怕那些文臣縉紳叫喚!
“大孫,你當真想習武?不是一時興起?”
朱雄英連忙點了點頭,認真開口道:“皇爺爺,孫臣想做個文武雙全的馬上皇帝,而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深宮天子!”
“哈哈哈……好,不愧是咱的大孫!”老朱聽後大笑著點了點頭,臉上滿是欣慰的神情。
“既然如此,那你就跟著高熾,一起習武吧!”
朱高熾一聽這話,那還了得,立刻就開了口。
“皇爺爺,以往我爹那會兒,都要接受軍事訓練,都要穿著麻鞋,裹上纏腿,像士兵那樣到城外遠足,十分之七的路騎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不時還要在演武場上練習武備。”
“現在到了我們這一代,優良的傳統可不能丟啊!既然英哥兒主動提出,那不妨就順水推舟,所有大本堂子嗣,皆要文武雙全,從小打好基礎……”
朱雄英:“???”
臥槽?
我的好弟弟,你是魔鬼嗎?
話說得很好聽,可我怎麼感覺你是在故意坑人啊?
老朱滿臉狐疑地看向朱高熾,後者卻是言之鑿鑿,口若懸河。
說實話,老朱自然明白朱高熾是對的,就是這些娃子年紀普遍四五歲,大一點的才五六歲,這要是讓他們習武,那還不得哭爹喊娘的。
“皇爺爺,咱老朱家的種,可不能有孬種啊!”
朱高熾一句話,徹底堅定了老朱的態度。
“說得好,那就這樣定了!”
老朱直接拍板,大本堂子弟從明日開始一起習武!
被郭英折磨得哭爹喊娘的龍子龍孫們,將這一日稱作“大本堂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