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不愧是大明皇長孫啊!
臨時考較下,能夠說出這番話來,就足以證明他是有幾把刷子的。
畢竟是朱標的嫡長子,自幼耳濡目染之下,那眼光與見識還真不是尋常孩子可以相提並論的。
“大孫,你說的不錯,不過都是泛泛之談,可有什麼實際策略?”
老朱微微眯起眼睛,眼中滿是期待,他可不希望聽到的隻是空洞的大話,而是切實可行的辦法。
朱雄英沉思片刻之後,一步一步地給出了策略。
“其一,雲南地方所住居的人民,無論士、農、工、商,無論身歸何屬,均須各安其業,如此可助地方子民儘快恢複生產,安居樂業。”
首先這第一條,就像一陣春風,吹進了老朱的心裡,令他不禁眼前一亮,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神色。
“其二,雲南地方府、州、縣應當加大力度興起並舉辦學校,本處的地方政府,可以簡選保薦民間儒士,讓這些可以勝任人師、堪做典範者,推舉充任學官,以教養本處人民的子弟,讓子弟們習知禮儀,以淳樸美化本地的風俗……”
這第二條,亦是經驗之道,興辦儒學施行教化,在曆朝曆代那都是****的仁政。
“其三,雲南本處民間老而無妻、老而無夫、老而無子、幼而無父者,這些人,凡因無生存能力而不能自己存活的,其所在各處的地方政府,須設立養濟院,收養這些人,每月供給他們口糧,以保全他們的生活……”
這一點,也是一大仁政,也可助朝廷收攏雲南民心。
“其四,各處仕宦人員,流落寓居在雲南本處的;雲南本處的人民,如果有身懷才能、心有抱負、技藝卓著的;雲南本處的政府,可以敬禮護送其赴京,朝廷將按照其才學進行拔擢任用。”
相比於前三點,這一條更是聽得老朱心花怒放,對朱雄英滿意到了極點。
小小年紀就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並且借此收攏人心,這孩子果真聰慧到了極點。
朱雄英一連說了好幾條,聽得老朱連連點頭,欣喜不已,可以說每一條都說到了老朱心坎兒裡麵。
朱元璋真正高興的是,他寄予厚望的大孫朱雄英,大明未來的天子,小小年紀就已經如此出色,等到將來他繼承大統,定然能夠承擔起天子之責,做一個盛世明君!
此子真是我老朱家的麒麟兒!
“皇爺爺,孫臣暫時隻想到這些了。”朱雄英有些不安地回答道,眼神中帶著一絲忐忑,生怕自己的回答不夠完美。
老朱一聽連忙摸了摸他的腦袋瓜,笑著安撫道:“咱的好聖孫,你回答得很好!能有這些見識,你已經很不錯了。”
聽到老朱的誇讚與認可,朱雄英臉上滿是笑容。
正當祖孫二人情意綿綿的時候,卻聽見一陣鼾聲傳來,打破了這溫馨的氛圍,令他們滿頭黑線。
隻見小胖墩朱高熾正毫無形象地癱在軟榻上麵,四仰八叉,胖若無人的呼呼大睡。他的嘴角還掛著一絲口水,睡得那叫一個香甜。
見此情形,朱元璋頓時就被氣笑了,直接一巴掌扇在了朱高熾腦門上。
朱高熾被一巴掌扇醒,睡眼惺忪,滿臉憤怒地看著老朱。
“老逼登,你乾啥?”
“你這混賬,咱考較你學問,你不聽也就罷了,還敢直接睡覺?!”老朱氣得吹胡子瞪眼,聲音也提高了好幾個分貝。
朱高熾一聽頓時就樂了,大言不慚地開口道:“不就是治理雲南嗎?簡單得很,現在這些羈縻籠絡都要不得,隻會任由地方土司做大,成了尾大不掉的土皇帝!”
“所以趁著朝廷剛剛掃平雲南,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土歸流……”
話還沒說完,朱高熾就意識到了不對,下意識地捂住了嘴巴。
因為老朱的已經上前一步,威嚴麵孔就近在咫尺,那銳利眸光死死地盯著自己。
“你剛剛說什麼?”
“改土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