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到遵化鐵廠,朱高熾與朱雄英正在安撫工匠,聽聞後都鬆了口氣。
“爺爺這招敲山震虎,倒是管用。”朱雄英笑道,“有周德興傳訊,那些勳貴不敢再包庇族人,咱們接下來查蘆台鹽場,阻力就小多了。”
朱高熾點頭,目光落在眼前的匠人身上——經過這幾日的整頓,工匠們有了飽飯,精氣神比之先前好出了太多。
臉上的菜色褪去不少,顴骨不再高高凸起,眼窩也漸漸飽滿,說話時聲音有了力氣,手上敲打鐵器的動作都比之前利落幾分,連看向熔爐的眼神裡,都重新燃起了對手藝的專注。
真要說起來,這些工匠可都是真正的技術型人才,常年燒製鋼鐵,積攢了太多經驗與技術——老工匠能憑爐火的顏色判斷鐵水的純度,不用量具就能估出礦石的用量;中年工匠熟悉不同鐵礦的特性,知道哪種鐵礦適合鑄炮、哪種適合打農具;連年輕工匠都能熟練操控皮囊鼓風,精準控製熔爐的溫度,甚至能在鐵料冷卻前,提前預判出成品的韌性。
他們或許不認字,不懂什麼“冶金理論”,但手上的功夫、腦子裡的經驗,都是實打實的寶貝,是靠十幾年、幾十年在爐邊“熬”出來的真本事。
這樣的人才放在後世,那都是一個個頂尖的冶金工程師、首席技術工匠——有人能主導高端鋼材的研發,為航空、造船提供核心材料;有人能精通傳統鍛造工藝,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有人能根據不同需求改良冶煉技術,大幅提升鋼鐵的質量與產量。
放在現代工廠裡,他們是能撐起一條生產線的技術骨乾;放在科研院所,他們是能解決實際技術難題的專家;就算開一家鐵匠鋪,也能憑借精湛手藝打造出供不應求的精品——隻可惜在眼下,他們卻差點被貪官汙吏逼得丟了性命,空有一身本事卻無處施展。
科技強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大明還差得很遠啊!
“這隻是開始。”朱高熾道,“勳貴自查是怕了爺爺的威嚴,可骨子裡的貪念沒除。咱們得趁這個機會,把鹽鐵的規矩立起來,讓他們再也不敢輕易伸手。”
周顯在一旁補充:“殿下說得是!蘆台鹽場的貪腐比遵化鐵廠更隱蔽,鹽商與勳貴勾結的時間更長,不過現在有了勳貴自查的勢頭,咱們正好順藤摸瓜,把鹽場的弊政也一並除了。”
朱高熾笑著搖了搖頭,道:“一步一步來吧,先把鐵廠的規矩給立好。”
他轉頭對周顯與常茂道,“去把遵化鐵廠所有工匠都召集到礦場空地上,新規矩得讓所有人都聽明白、記清楚。”
不過半個時辰,數千名工匠便整齊地站在空地上,雖還有些拘謹,卻比昨日多了幾分精神——這幾日管夠的飽飯、暖和的粗布新衣,已讓他們對這位皇孫殿下多了幾分信任。
朱高熾走上臨時搭起的高台,目光掃過眾人,聲音洪亮:“諸位工匠,前幾日的事,大家都看在眼裡——貪官被抓了,贓銀被查了,從今日起,遵化鐵廠要立新規,讓大家有奔頭、有盼頭!”
話音剛落,台下便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工匠們眼裡滿是期待。
朱高熾抬手壓了壓,繼續道:“第一,實行匠人評級製度!從今日起,所有人按手藝、產量分三等——一等匠每月支米三石、工錢五錢,負責煉鐵、鑄器的核心活計;二等匠每月支米兩石五鬥、工錢三錢,協助一等匠做工;三等匠每月支米兩石、工錢兩錢,做些搬運、鼓風的基礎活。每三個月評一次級,做得好的升等、加工錢,做得差的降等,多勞多得,絕不克扣半分!”
這話一出,台下瞬間安靜下來,隨即爆發出一陣驚喜的騷動。一個中年工匠忍不住問道:“殿下,真……真能給這麼多工錢?還能升等?”
“我這人說話算話!”朱高熾點頭,“你們的工錢、糧食,每月初一由羽林衛監督發放,誰要是敢私吞,本王定斬不饒!”
工匠們紛紛點頭,臉上露出激動的神色——以前管事們隻給半份糧,更彆提工錢,如今不僅糧夠吃,還有工錢拿,做得好還能升等,這日子終於有了盼頭。
連幾個原本渾渾噩噩的老工匠,眼裡都泛起了光。
“第二,實行優勝劣汰!”朱高熾話鋒一轉,語氣嚴肅了幾分,“每月會統計大家的產量、工時,連續三個月排在最後一位的,不管是老匠還是新匠,都要逐出鐵廠。我給大家機會掙錢,但也容不得偷懶耍滑——鐵廠要煉好鐵,要為鐵廠做事,容不得半點懈怠!”
台下的騷動瞬間平息,工匠們臉上的激動變成了凝重。
他們知道,這規矩既是壓力,也是動力——隻要好好乾,就能過上好日子;若是偷懶,就會失去這份差事。
一個年輕工匠攥緊了拳頭,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乾,絕不能被趕走!”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鼓勵創新!”朱高熾的聲音陡然提高,目光掃過眾人,“我這裡有一些新的冶鐵圖紙,比如能提高爐溫的‘改良熔爐圖’、能減少鐵料損耗的‘新型鑄模圖’,接下來會發給大家。若是有人能看懂圖紙,造出實物,哪怕隻是改良了現有的工具,讓煉鐵效率提高一成,立刻晉升為鐵廠管事,掌管一個作坊;還能領激勵獎金,少則五百兩,多則上不封頂!”
“五百兩?!”台下瞬間炸開了鍋,工匠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百兩銀子,對他們來說是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更彆說晉升管事,那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位置——以前的管事都是勳貴親信,他們這些工匠連靠近都難,如今竟能靠手藝當上管事!
一個老工匠顫巍巍地走上前,哽咽道:“殿下……您說的是真的?我們這些打鐵的,也能當管事、拿重賞?”
“當然是真的!”朱高熾走下高台,扶起老工匠,“你們手上的手藝是寶貝,能讓鐵廠變好,能讓大明變強,就該得到重賞、得到尊重!我向你們保證,隻要你們有本事、肯創新,將來不僅能當管事,還能當鐵廠的提舉,甚至能被召到京城,為朝廷打造最精良的兵器!”
老工匠淚水直流,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響頭:“殿下對我們恩重如山!小的們定當拚命乾活,煉出最好的鐵,絕不辜負殿下的信任!”
其他工匠也紛紛跪倒,齊聲喊道:“絕不辜負殿下!”
聲音洪亮,震得礦場的礦石都微微顫動。
朱高熾看著眼前的景象,心裡滿是欣慰。
這些工匠不是懶,不是笨,隻是以前沒有機會、沒有盼頭,如今規矩立好了,激勵給足了,他們骨子裡的乾勁、手上的本事,定能讓遵化鐵廠煥然一新。
周顯在一旁笑著道:“殿下這三條規矩,既給了甜頭,又給了壓力,還留了晉升的路子,工匠們這下肯定會拚命乾!用不了多久,遵化鐵廠的產量、質量,定能恢複到巔峰時期,甚至遠超從前!”
朱雄英也點頭:“高熾,你這招確實高明。有了這些工匠的支持,咱們接下來整頓蘆台鹽場,再推廣新的冶鐵技術,就更有底氣了。”
朱高熾扶起工匠們,道:“大家都起來吧,從今日起,咱們就按新規矩來。周知府會把圖紙發給大家,有不懂的地方,隨時可以問。隻要咱們一起努力,遵化鐵廠定會越來越好,大家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工匠們紛紛起身,臉上滿是乾勁。
有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看新圖紙,有人在討論怎麼提高產量,還有人在琢磨怎麼改良工具——整個鐵廠,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死氣沉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夕陽下,朱高熾看著工匠們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遠處燒得正旺的熔爐,心裡清楚:遵化鐵廠的新生,才剛剛開始。
而這新生的火種,不僅能煉出好鐵,更能點燃大明工業的希望,為將來的遠征美洲、開拓四海,打下最堅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