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方勢力忙著打探消息時,一支來自京師的隊伍,在百姓與士卒的簇擁下,緩緩走進勘察加營地。
為首之人身著官袍,手持聖旨,正是戶部侍郎鬱新。
朱高熾見狀,連忙與朱雄英率湯和、俞通淵等文武官員,上前迎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命燕王世子朱高熾,全權負責美洲開拓事宜,節製北洋水師、先鋒艦隊及各藩王所派兵力,調度糧草、物資、人員任免等一切事務,無需事事奏請,可自行決斷……欽此!”
鬱新展開聖旨,高聲宣讀,聲音傳遍營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在朱高熾身上。
朱高熾跪地接旨,心中百感交集。
這道聖旨,不僅是老朱對他的信任,更是大明對美洲開拓的決心。
“孫臣高熾,接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眾人散去,鬱新跟著朱高熾走進營帳。
朱高熾好奇地打量著此人,心中暗道果然是在曆史上留下名字的奇才。
鬱新的履曆他早有耳聞——出身布衣,卻憑借出眾的才能被朝廷征召,朱元璋親自為他賜名“新”,足見對其的重視與期許,這份殊榮在明初的文臣中並不多見。
更難得的是,鬱新不僅個人品性出眾,傳聞中向來慷慨好義,對待親友鄰裡多有幫扶,治家更是井井有條,家風嚴謹,在朝野間口碑極佳;為政方麵,他秉持寬大得體的理念,從不苛待百姓與下屬,總能以溫和卻高效的方式處理政務,尤其擅長綜理財賦——無論是戶籍核查、賦稅征收,還是國庫調度、物資分配,他都能打理得清清楚楚,條理分明,甚至能在保證朝廷收入的同時,減輕百姓負擔,被時人比作唐代名臣劉晏。
要知道,劉晏可是以改革漕運、鹽政,盤活國家財政聞名的能臣,將鬱新與之並列,足以見得他在理財領域的卓越能力。
而且,鬱新所製定的財政製度與規劃,許多都被後世沿用,成為朝廷處理財賦事務的範本,堪稱明初難得一見的“理財專家”。
此次老朱派他前來勘察加,不僅是傳遞聖旨,想必也是希望借助他的才能,為美洲開拓的物資調度、財政規劃提供支持,有這樣一位能臣相助,後續的糧草、軍餉等難題,定然能迎刃而解。
屏退左右後,鬱新低聲說道:“胖殿下,此次前來,除了傳旨,還有一事要告知殿下。太子殿下聽聞美洲開拓成功,欣喜不已,本想親自趕來勘察加,與殿下一同規劃後續事宜,無奈朝中政務繁忙,六部奏章堆積如山,實在抽不開身,才命臣代他前來。”
鬱新頓了頓,補充道:“太子殿下還說,殿下在海外辛苦,朝廷定會全力支持,戶部已備好三百萬兩白銀、五十萬石糧食,隨時可調往勘察加,作為開拓美洲的軍需。”
朱高熾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太子朱標向來體恤下屬,更看重海外開拓對大明的意義。
“替我多謝喪標,”朱高熾感慨道,“有皇爺爺與喪標的支持,那我心裡麵就有底了,將美洲開拓之事辦好,為大明開拓出一片全新的疆土。”
鬱新笑著點頭:“殿下有這份心,陛下與太子殿下定會放心。”
“說起來,如今整個京師都在談論美洲,百姓們爭相報名,想要隨船隊前往新大陸;官員們也紛紛上奏,為美洲開拓出謀劃策。不僅如此,這股熱潮早已傳遍大明各行省,從江南水鄉到北方重鎮,到處都掀起了‘美洲熱’,尤其是那些士紳縉紳,一個個都跟嗅到了腥味的貓似的,早就開始暗中籌備,就等著朝廷放開限製,好第一時間衝向美洲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江南蘇州、杭州的那些富商,最近把各大船廠的門檻都快踏破了——有的一次性下訂單打造十艘遠洋商船,要求工匠加班加點趕工,隻求船隻夠大、夠穩,能裝下更多的礦工、工具與貨物;有的甚至直接收購小型船廠,自己招募工匠改造船隻,連船上的淡水儲存、糧食保鮮設備都想得一應俱全。他們心裡打得明白,美洲有金礦、有沃土,搶先一步把船備好,就能搶先一步把人送過去,占下礦脈、圈好土地,往後的收益簡直不可估量。”
“還有那些靠漕運、鹽鐵發家的北方縉紳,也沒閒著。他們知道自己不懂遠洋航行,便天天往水師駐地跑,要麼提著厚禮拜訪水師將領,求著給船隊‘搭個便船’,順便請熟悉航線的水師士卒當向導;要麼拉著水師退役的舵手、水手喝酒,打聽美洲的氣候、港口、土著情況,恨不得把所有細節都問清楚。有的甚至直接在沿海港口開設‘美洲籌備處’,專門招募礦工、農夫、工匠,開出的工錢比尋常高出兩三倍,短短半個月就招到了上千人,就等著船隻備好,立刻動身。”
“就連一些平日裡閉門讀書的鄉紳,也動了心思。他們拿出積攢的家底,聯合周邊的地主湊錢,要麼入股商隊,要麼單獨組建‘拓荒小隊’,打算到了美洲先開墾土地,種上從大明帶去的作物,再慢慢尋找礦脈。京城裡甚至出現了專門倒賣‘美洲消息’的人,一張畫得模糊不清的‘美洲地圖’,一段道聽途說的‘金礦傳聞’,都能賣出高價,還引得士紳們爭相搶購。”
此話一出,朱高熾聽得目瞪口呆,不過也能夠理解。
士紳縉紳貪婪成性,對利益的嗅覺比任何動物都靈敏,還真跟嗅到了腥味的貓沒什麼區彆,隻要有好處可圖,便會不顧一切地撲上去。
當年朝廷為了快速開發倭國,打破當地的落後局麵,特意製定了“讓利士紳”的策略——主動放開倭國的土地開墾權、礦產開采權與貿易經營權,任由士紳縉紳通過競拍獲得各區域的開發權,朝廷不僅不加以過多乾預,還為他們提供水師護航、政策支持等便利。
那些率先入局的士紳縉紳,有的在倭國開墾大片水田,種植水稻、桑麻,靠著糧食與絲綢貿易賺得盆滿缽滿;有的拿下硫磺、銅礦等礦產開采權,將原料運回大明加工售賣,短短幾年便積累起巨額財富;還有的在沿海港口開設商行,壟斷倭國與大明的進出口貿易,成了富甲一方的商賈。
要知道,倭國不過是太平洋上的撮爾小國,資源有限、地域狹窄,即便如此,士紳們都能從中攫取如此豐厚的利益。
而美洲卻是一整個從未被開發的全新大陸,有著比倭國大數十倍的土地,有著尚未被開采的金礦、銀礦、鐵礦,有著可隨意開墾的肥沃平原,還有著能通往未知海域的天然良港,其中蘊含的利益,遠比倭國要驚人百倍、千倍。
這意味著,隻要能在美洲搶占先機,無論是圈地開墾、采礦淘金,還是開展跨洋貿易,都能獲得遠超以往的回報,甚至可能憑借美洲的資源,建立起世代傳承的商業帝國。
如此巨大的誘惑擺在麵前,本就逐利的土紳縉紳自然坐不住了,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搶先一步踏上美洲的土地,生怕晚了一步,好機會就被他人搶走。
鬱新看向朱高熾的眼神裡麵,滿是敬佩之色比。
畢竟正是眼前這位胖殿下,一手締造出了如今的盛世局麵。
“陛下常說,殿下這一步棋,走得太對了。”
“以前大明的百姓、士紳,眼裡隻有中原的一畝三分地,為了幾畝良田、一個鋪麵爭得頭破血流;可如今有了美洲這片新天地,大家的眼光終於跳出了中原,看向了更廣闊的世界。”
“這股熱潮,不僅能讓美洲開拓更快見效,更能讓大明的根基紮得更深,往後啊,咱們大明的地界,可就不止眼前這點了!”
朱高熾走到營帳門口,望著遠處忙碌的碼頭——水師將士們正在檢修戰船,工匠們在搭建新的營房,商販們在售賣各種物資,藩王的使者們還在四處打探消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他想起多年前,想要勸說老朱開海解禁,卻引來了老朱的斥責。
萬般無奈之下,朱高熾隻好自己暗中布局,從遠征倭國開始,到發展東海貿易,然後就是建設水師成立東海水師與北洋水師,再命北洋水師探索美洲……這一步步走來,朱高熾也終於成功了。
現如今,隨著船隊成功抵達美洲,隨著老朱與太子的全力支持,隨著全國上下對美洲的關注,這一切都變了。
“是啊,大明終於著眼全世界了。”朱高熾輕聲說道,語氣中滿是欣慰與自豪。多年的堅持與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他知道,美洲開拓之路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會遇到無數困難——可能會有土著的抵抗,可能會有資源爭奪的衝突,可能會有航行中的風險,但他心中沒有絲毫畏懼。因為他明白,自己身後站著的,是整個大明,是渴望開拓、渴望富強的萬千百姓。
“鬱侍郎,”朱高熾轉過身,對鬱新說道,“派人回複皇爺爺與喪標,就說勘察加一切準備就緒,先鋒艦隊已完成整編,不日便可啟程前往美洲。待抵達美洲後,我會儘快建立穩固據點,繪製詳細的美洲輿圖,將高產作物種子送回大明試種,讓皇爺爺與喪標放心。”
鬱新躬身應道:“臣定當如實稟報。殿下也要保重身體,勘察加氣候寒冷,美洲更是未知之地,萬萬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