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宴會舉行的日子。
皇宮內的奉天殿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大紅的宮燈掛滿了殿內的梁枋,金色的綢緞裝飾著殿柱,空氣中彌漫著美酒和佳肴的香氣。
殿內擺放著幾十張桌子,上麵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美酒佳肴。
朱元璋穿著龍袍,坐在主位上,神情威嚴而又帶著幾分喜悅。
太子朱標、朱高熾、朱雄英等人坐在他的兩側,目光注視著殿外。
殿外,各國使者們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順序,依次進入奉天殿。
他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民族服飾,手持國書和禮物,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恭敬地走到朱元璋麵前,行跪拜禮。
“暹羅國國王命臣等前來朝貢,祝大明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暹羅使者說著,將一份用金箔裝飾的國書遞了上去,隨後示意隨從獻上貢品。
兩個隨從抬著一個精致的檀木箱子走上前來,打開箱子後,裡麵頓時光芒四射。
隻見裡麵裝著兩顆碩大的夜明珠,在燈光下發出柔和的光芒,還有一把用寶石鑲嵌的彎刀,刀柄上的鑽石閃閃發光。
“好東西!真是好東西!”殿內的大明群臣忍不住發出陣陣驚呼。
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點了點頭說:“暹羅國心意朕收到了,平身吧。”
“謝陛下!”暹羅使者恭敬地退到一旁。
接下來是滿剌加國的使者。
“滿剌加國使者參見大明皇帝陛下,願兩國友誼長存!”使者說完,獻上了國書,然後讓人抬上了貢品。
貢品是一株巨大的紅珊瑚,高達三尺有餘,形狀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小樹,顏色鮮紅如血,晶瑩剔透。
還有一箱珍珠,每一顆都圓潤飽滿,色澤光亮,一看就是上等的好珍珠。
“這珊瑚真是罕見!”群臣再次發出驚呼,“滿剌加國竟然有如此寶貝!”
朱元璋笑著說:“滿剌加國遠道而來,還帶來這麼珍貴的禮物,朕很欣慰。”
隨後,爪哇國、蘇門答臘國等國的使者也依次上前獻貢。
爪哇國帶來了精美的玳瑁製品和獨特的香料,蘇門答臘國獻上了珍貴的象牙和精雕細琢的木雕。
每一件貢品都獨具特色,價值連城,讓大明君臣大開眼界。
他們看著這些從未見過的奇珍異寶,心中的驕傲和鄙夷漸漸被驚訝和羨慕所取代。
滿朝文武以往自詡天朝上國,對海外之地多是鄙夷不屑,認為那裡都是蠻夷之地,沒什麼值錢的東西。
這種觀念根深蒂固,源於長期的文化優越感和信息閉塞。
在大明君臣的認知裡,華夏是世界的中心,擁有最先進的文化、最發達的經濟和最強大的軍事。
而海外的南洋諸國,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尚未開化的蠻夷部落,隻能向大明稱臣納貢,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值得大明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比如南洋地區氣候炎熱潮濕,物產匱乏,當地的百姓生活貧困落後,除了一些不值錢的香料和土特產外,再無其他可取之處。
因此,對於海外貿易,大明朝廷一直采取限製和管控的政策,隻允許在官方指定的港口進行有限的朝貢貿易,民間的海外貿易則被嚴格禁止。
大臣們普遍認為,與這些蠻夷之國進行貿易,不僅有損天朝上國的尊嚴,還可能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