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暹羅使者狼狽逃竄的背影,李景隆和徐增壽相視一笑。
這是個什麼東西!
一個小小的暹羅,在南洋地區作威作福久了,還真以為自己是南洋霸主了?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在大明麵前,他們連提鞋都不配!
不過是趁著這些年周邊小國國力衰弱,才敢耀武揚威,到處欺淩弱小,征收高額貢賦。
真以為大明不知道他們那些齷齪事?
現在滿剌加國已經歸順大明,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他們還敢派人來興師問罪,簡直是不知死活!
大明水師雄師三萬,戰船百艘,洪武大炮數千門。
彆說一個小小的暹羅,就算是放眼整個世界,也沒有哪個國家敢輕易招惹大明!
這次讓那個使者灰溜溜地回去,就是給他們一個教訓。
讓他們知道,誰才是南洋真正的主人!
而拜裡米蘇拉則對李景隆和徐增壽更加敬佩和依賴。
他慶幸自己選擇了依附大明,否則滿剌加國恐怕早就被暹羅吞並了。
消息很快傳回了暹羅國。
拉瑪鐵菩提二世得知大明水師的態度後,雖然心中憤怒,但也不得不收斂自己的野心。
沒辦法,打又打不過,還能怎麼辦?
他知道,現在還不是與大明翻臉的時候。
隻能暫時咽下這口氣,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做打算。
而大明水師則借著這個機會,進一步鞏固了在馬六甲海峽的地位。
他們以“保護盟友”和“維護貿易安全”為名義,將更多的戰船和士兵派駐到馬六甲地區。
這不僅是對暹羅的直接威懾,也向整個南洋宣告了大明的軍事存在。
港口建設也在加速進行。
大明的工匠們展現出了驚人的效率和技藝。
他們不僅完成了深水碼頭的建設,能夠停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還修建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包括炮台、城牆和瞭望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係。
同時,倉庫、船塢、兵營等基礎設施也一應俱全。
很快,一座集貿易、軍事、補給於一體的綜合性港口就正式建成了。
這座港口被命名為“大明港”,它的意義遠超一個普通的貿易口岸。
從軍事上看,它是大明水師在南洋的核心基地。
水師可以從這裡快速響應任何方向的威脅,控製整個馬六甲海峽的航道。
從經濟上看,它成為了東西方貿易的中心樞紐。
所有經過馬六甲海峽的商船都必須在這裡停靠、登記、繳納關稅。
大明也會因此獲得源源不斷的財政收入。
更重要的是,它成為了大明向東南亞輸出文化和影響力的橋頭堡。
隨著港口的繁榮,大量的大明商人、工匠和移民將會來到這裡,將大明的製度、技術和生活方式傳播開來。
這為大明在南洋建立長久的經濟和文化霸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