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港口的繁榮景象,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南洋地區的目光。
每天,無數艘商船在這裡裝卸貨物,金銀珠寶源源不斷地流入大明的國庫和商人的腰包,真可謂是日進鬥金。
然而,這片繁榮的景象,也引起了一些不懷好意勢力的覬覦。
在遙遠的渤林邦國,盤踞著一股強大的南洋海盜勢力。
為首的頭目名叫陳祖義,他本是廣東潮州人,因在家鄉犯了命案,逃到南洋,糾集了一批亡命之徒,做起了海盜生意。
經過多年的發展,陳祖義的海盜隊伍已擁有戰船數十艘,海盜上萬人,活動在東海、南洋等地,劫掠船隻超萬艘,攻陷五十多座沿海城鎮,南洋一些國家甚至向其納貢。
大明皇帝朱元璋曾懸賞五十萬兩白銀捉拿他,一直未能成事,陳祖義也成為了南洋海域最猖獗的海盜勢力之一。
如今陳祖義召集了一批海盜,自立為王,成為了渤林邦國的國王。
更重要的是,陳祖義與呂宋國主薩拉利拉暗中勾結。
薩拉利拉雖然是呂宋國的國主,但國力弱小,無法與周邊的大國抗衡。
他看到陳祖義的勢力越來越大,便想利用他來牽製其他國家,同時也能從海盜的劫掠中分得一杯羹。
因此,薩拉利拉為陳祖義提供了庇護和情報,而陳祖義則向薩拉利拉繳納一部分劫掠所得。
兩人狼狽為奸,在南洋海域為非作歹。
當陳祖義得知馬六甲港口的巨額利潤後,頓時坐不住了。
他看著自己手中的海盜船,心中癢癢的,也想分一杯羹。
但他深知大明水師的戰鬥力,不敢直接襲擊重兵把守的馬六甲港口。
經過一番冥思苦想,陳祖義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襲擊前來交易的商隊,尤其是漢人的商隊。
他知道,這些商隊每一艘都是滿載而歸,船上裝滿了絲綢、瓷器、茶葉等貴重商品,隻要能搶到一艘,就足夠他的海盜隊伍揮霍一陣子了。
而且,襲擊商隊比襲擊港口要安全得多,不容易引起大明水師的大規模報複。
於是,陳祖義立刻召集手下的海盜頭目,製定了詳細的劫掠計劃。
他們利用薩拉利拉提供的情報,得知了大明商隊的航行路線和時間,然後在商隊必經的海域埋伏起來。
一開始,陳祖義的海盜隊伍屢屢得手。
他們乘坐著輕便靈活的快船,突然從海中衝出,向毫無防備的商隊發起攻擊。
商隊的護衛力量薄弱,根本不是海盜的對手。
很快,幾艘大明商隊的船隻被海盜劫持,船上的貨物被洗劫一空,船員們有的被殺害,有的被擄走當奴隸,實行搶光、殺光、燒光的三光政策。
消息傳回馬六甲港口,頓時人心惶惶,上下不安。
商人們個個心驚膽戰,害怕自己的商隊成為海盜的下一個目標。
一些膽小的商人甚至不敢再派遣商隊前往南洋貿易,馬六甲港口的貿易活動也因此受到了嚴重影響。
李景隆和徐增壽得知此事後,頓時勃然大怒。
他們沒想到,竟然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公然襲擊大明的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