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就是他!”
“正是此獠殺了李三爺!”
幾個衙差匆匆返回縣衙,一番稟報。
聽聞此事牽涉周府管家,縣令鄒文靖頓覺事態嚴重,當下親自點齊人手,前往抓捕凶犯。
剛邁出縣衙大門,便見顧秋昂首闊步而來。
其身後,上千饑民浩浩蕩蕩,三條街巷皆被擠得滿滿當當。
鄒文靖見狀,臉色微變,細細打量顧秋,心中暗自思忖:“此人周身氣度不凡,定然大有來頭。“
“況且尋常殺人犯,哪有殺人之後還敢直闖縣衙的道理……”
念及此處,他疾步上前,高聲喝道:“站住!你可是當街行凶,打死了周府管家?”
顧秋不慌不忙,亮出聖旨與銀魚符,沉聲道:“本官乃朝廷欽定賑災使。那周府管家一行人等,竟敢當街行刺本官……”
話未說完,一名衙差便忍不住叫嚷起來:“你說當街行刺,可有證據?”
“住口!”
鄒文靖回身怒喝一聲,旋即上前,端瞧銀魚符與聖旨真偽。
顧秋冷笑:“我身後這上千百姓皆親眼所見,難道還有假?”
此言一出,百姓們紛紛響應。
“沒錯!”
“是那些人先對大人動手的!”
“我親眼瞧見,李三爺掏出匕首刺向大人!”
“我也看見了!”
“還有我!”
其實,即便百姓不作證,隻要顧秋咬定對方行刺,旁人也無可奈何。
但為穩妥起見,他還是暗中鼓動百姓為自己做了旁證。
此時百姓心中隻有一個念想,便是開倉放糧,吃飽肚子,活下去。
而當下,唯一能救他們性命的,唯有顧秋,自然全力護他周全。
“下官鄒文靖,叩見賑災使大人!”
此刻,鄒文靖已然確認聖旨與銀魚符屬實,當即跪地,恭敬參拜。
他這一跪,讓百姓們懸著的心徹底落了地。
“看來他真是個大官,連縣令都向他下跪了。”
“那還用說!誰敢假傳聖旨啊?”
“若不是他手持聖旨,我哪敢跟來?”
“有這位青天大老爺主持公道,咱們有救了……”
鄒文靖身後,一眾衙差、縣丞、典史也紛紛跪地。
顧秋目光一掃,開口道:“鄒文靖。”
“下官在。”
“府庫之中,尚存多少存糧?”
“還……還有存糧五萬石。”
這麼多?
顧秋心中詫異,一般縣衙存糧不過數千石,即便算上朝廷派發的賑災糧,也不過一萬石左右。
這平容縣的存糧,竟是正常數量的五倍之多!
好啊……
有這麼多糧食,平容縣這裡就簡單多了……
“本官命你立即開倉放糧,賑濟災民。”
“不能開倉!”
一個身著縣丞官服的家夥急切喊道,似乎還想說些什麼,可被鄒文靖瞪了一眼後,又生生咽了回去。
“是大人。”
“下官這就叫人開倉放糧,並在城外設立粥棚。”
說著,鄒文靖從地上站了起來:“董縣丞,你立即帶上陳典史,領著鄉親們去往府庫,每人派發一兩米。”
“切記,災民饑腸轆轆,必然生吃米糧,萬萬不可多派。”
“王班頭,趙牢頭,你們帶著人,拿上鍋,去往城外搭建粥棚,熬製米粥。”
“並貼發告示,讓全縣百姓前來吃飯。”
這麼順利?
顧秋看著鄒文靖,心中泛起一陣嘀咕。
本以為會有一番波折才能開倉放糧。
可沒想到,那縣令在驗明身份之後,竟是十分配合?
得到指令後,縣衙眾人立刻忙碌起來,派發的派發,熬粥的熬粥,維持現場的維持現場……
至於顧秋,則被鄒文靖請到內堂歇息。
他叫人奉上茶水,便告退出門,指揮派發現場去了。
……
鄒文靖一來到府庫前,縣丞董玉書就湊了上來,擦著汗說道:“大人,這可都是周家的糧啊!”
“今日您開倉派發,往後我們……”
不等他說完,鄒文靖便低聲問道:“玉書,還記得我上個月與你說過什麼嗎?”
董玉書想了想,回道:“大人說,如今世家門閥勢力擴張太快,遲早會引發陛下忌憚……”
鄒文靖點了點頭:“我本以為再過幾年,陛下才會出手打壓世家門閥。”
“沒想到,竟是來得這麼快?”
啊?
董玉書一愣:“大人,這何以見得啊?”
鄒文靖瞥了他一眼,心說難怪你家世還算不錯,卻在縣丞位置一乾就是八年……
“凡朝廷欽差,必為皇上親信。”
“他的所作所為,則代表天子聖心!”
“周家雖隻是淮南周氏分支,可畢竟是隸屬於淮南周氏麾下!”
“他即為朝廷欽差,怎會不知個中利害?”
“但他還是一到平容縣,就殺了周府的人,這說明什麼?”
董玉書瞬間冷汗橫流:“說,說明他來江漢賑災隻是名義,真正目的是打壓世家!”
鄒文靖點點頭:“這位賑災使…….是來殺人的!”
“你我這些年沒少幫著周家做事,若不設法自救,則必死無疑!”
董玉書:‘那,那該如何自救?’
鄒文靖揉了揉太陽穴,低頭思量半響:“他初到江漢,根基薄弱,正是用人之際。”
“你我若能主動投效,並助他解決周家,或可活命。”
“隻是……”
“若我猜錯了,那可就再也沒有轉圜餘地了。”
董玉書:“那要不看看形勢再說?”
“不能等!”
“我觀這位大人目光銳利,殺意暗藏。”
“晚一步投效,可就來不及了!”
“玉書,你我隻能賭一把……”
…….
顧秋在後堂等了差不多半個時辰,那縣令才折返回來。
而他一進門,便是噗通跪在地上,嚷嚷著‘求大人救我一家老小性命’。
突如其來這麼一下,搞得顧秋有些疑惑茫然:“鄒縣令,你這是何意?”
“回大人。”
“下官蒙聖恩浩蕩,委任平榮縣令時,也曾立誓要護得一方安寧。”
“上,不敢負天聽聖裁;下,但求無愧黎民蒼生。”
“奈何……”
“此地豪強周氏根深蒂固,勢力滔滔,下官雖居縣令之位,行事卻需看其眉高眼低。”
“否則,非但政令無法推行,下官也恐有性命之虞。”
“這些年唯有虛與委蛇,明麵分羹讓利,暗中收集罪證,樁樁件件皆留了憑據,伺機上報朝廷。”
“以死回報聖恩!”
“但下官為深入虎穴,多年來也沒少做那違背良心之舉,已然犯下抄家滅族之罪。”
“求大人體察下官一番苦心,保我鄒氏一家老小平安!”
“文靖必定銘感五內,來世為大人當牛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