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浪聞言點點頭,他對灣灣的江湖格局也有一定的了解。
灣灣社團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其中一類被稱為“外省掛”。
這一類彆主要由兩部分人群構成:一部分是隨果黨一同來到灣灣的老兵子弟,他們在灣灣落地生根,逐漸形成了一股勢力。
這些人組成的勢力就是大名鼎鼎的竹聯幫。
另一部分則是來到灣灣的青幫人員組成,他們也同樣在灣灣組成了新社團,就是如今的四海幫。
青幫最初是靠漕運起家,四海幫沒忘了祖上的輝煌,所以他們的名字自然就往海上靠。
三聯幫中的人員就要複雜的多,其中有袍哥、青幫、老兵子弟,這些人共同組成了三聯幫。
而灣灣本地的社團則被稱為本省掛。
說是社團都有些誇大,他們都是以本地區帶頭大哥組成的兄弟會。
社團內部沒有明確的職位劃分,都以兄弟相稱,而帶頭大哥被稱為角頭或者大仔。
竹聯幫、四海幫、三聯幫、都屬於外省掛,這些社團內部都是以洪門規矩為框架,有明確的職級劃分。
而本省掛的社團一般都是根深蒂固,牛埔幫就是本地社團的大聯盟。
灣灣江湖不大,但卻能創造神話,江湖勢力比港島還多,大大小小幾百家……!
而現如今,後世大名鼎鼎的本土社團天道盟現在還沒成立。
外省和本地兩派之間經常發生衝突,電影艋胛就是底層人員衝突的具體體現。
灣灣社團現在的主要經濟來源一般集中在酒店、啪啪啪、地下賭場。
各堂口也有自己的小收入,收保護費、勒索、討債,以及充當保鏢、地方圍事、調解糾紛等業務。
現在灣灣最出名的江湖人物不是三聯幫的雷公,而是竹聯幫鴨霸子陳齊禮。
他之所以有“鴨霸子”這個外號,是因為他最早屬於竹聯幫“鴨”字堂口。
而堂口主事人,在灣灣江湖被稱為“霸子”。
那個說出“出來混要給誰交代?”的灰狼,他就說過這事,“霸子弄了不少槍回來,咱們就不是幾百人的社團了,而是幾萬人!”
鴨霸子在“港島西餐廳”事件中,帶著8名手持棍棒的兄弟,擊退一街牛埔幫小角頭,打贏了對本地社團的火拚,也因此一舉成名。
70年,鴨霸子又果斷在警察麵前乾掉了社團內部的二五仔,這一舉動更是轟動了港、澳、灣三地,而鴨霸子也因此入獄服刑6年。
鴨霸子出獄之後,重整竹聯幫。
在此階段,竹聯幫勢力迅速發展,社團內部組織結構也更加嚴密。
就在去年,也就是81年陸續設立了8個堂口,分彆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81年底再完成天、地、至、尊4個分堂。
而竹聯幫也逐漸走上國際化道路,在港島、鷹醬、腳盆雞都設有分堂。
四海幫也不遑多讓,經營期貨公司、製造廠、建築公司、影視公司以及傳播公司等企業,和竹聯幫之間的衝突也日趨白熱化。
相比之下,三聯幫雷公就要遜色很多,這貨是個老年癡呆,腦子有點不好使!
這老東西是一門心思想往賭業裡鑽,和灣灣賭王蔣山河、東湖幫海岸鬨的不可開交。
而蔣山河也不是易與之輩,開賭場彆的不多,就是錢多。
砸了不少錢跟雷公鬥的不可開交。
東湖幫雖然沒三聯幫勢力大,但也不是小角色,在台中也能跟三聯幫周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