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們,昨天的章節出現了邏輯錯誤,角頭幾部曲給我弄的頭昏腦脹。)
(阿彪改過了,不影響閱讀。)
後麵是電影資料!
放在這,就是為了以後寫角頭劇情時翻一下,彆再出現邏輯錯誤,大佬們見諒!
再睡一會兒!
……
……
……
……
《角頭》第一集的優點是兄弟情誼、權力鬥爭(頂莊與大橋頭幫派爭奪地盤)、無緣的愛情,還有祖孫情等,電影拍得通俗,足以讓觀眾入戲。
缺點是影片的調性並不統一,愛情戲與動作戲,會有種在看兩部截然不同電影的違和感,這樣的問題在《角頭2》已經獲得改善(《角頭2》前半場甚至有黑幫史詩電影的氛圍),《角頭:大橋頭》在各方麵的完成度,又更完整。
《角頭:大橋頭》看走歹路的人掉入深淵
《大橋頭》跟《角頭》一樣,都有個剛剛出獄的角色,去看走歹路的他們,如何一步步掉入無底的深淵。
《大橋頭》的猛仔為了讓弟弟有個更好的未來(改善經濟),決定乾一票大事,夥同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慶仔與保仔,接受大橋頭老大的兒子——麥克的挑戰,持槍闖入賭場,搶走大筆財物,原以為乾完這票就能金盆洗手,但江湖不是你說退就退,麥克的心腹蠍子哥瞧不起猛仔等人,不斷挑釁,導致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角頭:大橋頭》花費許多篇幅講猛仔的忙亂與疲憊,猛仔等人以為憑著一口氣(蠻力)就能闖出一片天,但社會的運作,靠得是人脈(團體戰),一人或許可以打十人,但碰到超過百人陣仗的對手,還能以寡敵眾嗎?
《大橋頭》一邊讓觀眾看到猛仔等人的氣魄,一邊又讓觀眾看到他們的無力感,影片最諷刺的設計,是猛仔走險路是希望能獲得一筆錢,好讓弟弟不要像他一樣淪落為社會邊緣人,但他和蠍子哥的恩怨,卻意外將弟弟給卷入紛爭,說明猛仔的選擇(賺快錢),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決定,而這個決定不隻讓自己的處境變得艱難,也會拖累家人。
猛仔一角跟《角頭》的阿雄(黃鴻升飾演)非常相近,他們對兄弟的相挺、對家人帶來的影響,以及最終的結局,幾乎如出一徹,但《大橋頭》的情感張力比起《角頭》要好很多,隻要看猛仔弟弟跟北館仁哥泣訴兄長如何為他犧牲一幕,我是真心有被弟弟的話語所感動,進而心疼起猛仔的結局。
同樣的,《角頭》沒有花太多篇幅寫麥克這個角色,我們隻知道接手父親販毒事業的麥克充滿野心,一心想跟頂莊的清楓合作,拿下頂莊地盤,最後引發幫派大戰。
《大橋頭》賦予麥克更厚實的血肉,既是想要跟父親(KO桑)證明自身的能力,也是受不了年邁的幫派老大占據地盤,互不侵犯對方領地的溫和(不求進步),麥克想要衝撞,盼能突破前人設下的種種規矩,擴張企業版圖,創造全新局麵。
《角頭:大橋頭》作為老大,就像身為父親
然而,麥克屢次向各大家族挑戰,惹得KO桑心累,一邊安撫其他老大的情緒,一邊試著保護兒子的安全。
儘管KO桑多次在人前責備兒子的不是,但他終究無法割舍對兒子的情感,甚至願意為兒子向其他宣戰。
而這也是《大橋頭》(或說整個《角頭》係列)一貫的反思與提問:如家人般的緊密情感,究竟是幫助劇中人物走得更遠,或反而拖累了彼此?
KO桑就算與其他家族反目成仇,也不願放棄兒子;猛仔為了替弟弟和兄弟著想,走上無可挽回的死路;麥克與蠍子哥的關係,像極了他和父親關係的翻版:麥克告誡蠍子哥不要輕舉妄動,但性格衝動的蠍子哥還是繼續惹麻煩,讓狀況變得更棘手。
《大橋頭》說:作為老大,就像身為父親,一旦擔起這個稱謂(責任),就得想辦法照顧底下的人,再累也得撐下去,這也是該係列電影最終極的浪漫,關於一輩子不會放手的承諾與羈絆(《角頭》的勇桑、清楓和雄仔,也是在這份羈絆的牽引下,走向他們的終局)。
儘管是「前傳」電影,卻沒有給人老舊或是硬要說(塞)一個番外篇故事的突兀感,而且多支線故事能寫得這麼穩,不會厚此薄彼(主要角色都有照顧到),很是難得。
《大橋頭》寫幫派間的鬥爭(麻將桌上,老大們各自喊話,即是不見血的廝殺),處理得不錯(但不到讓人眼睛一亮的地步),人物情感的刻畫,是這係列作品中,最能收服我的一部,很喜歡KO桑和喜爺的較勁(「父親」戰爭)、憨春的KTV念歌超有喜感、土狗幫的情誼有動人的書寫、猛仔跟仁哥的互動,以及猛仔弟弟對仁哥說的一番話,那就是一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