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浩好奇地在一旁觀看,隻見冰層很厚,每一下鑿擊都震得手臂發麻,但隊員們卻乾勁十足,一邊喊著號子一邊用力。
“通了通了,我這邊鑿通了!”
頭一個喊話的是李富貴,他跟陳程倆人負責鑿一個冰窟窿,差不多用了二十分鐘才完全鑿開。
鹿聞笙跑過去一看,好家夥!那冰層得有四五十厘米厚,怪不得鑿了這麼久才鑿通。
李富貴一邊往外鏟多餘的冰一邊給他們幾個小子科普:
“這冰啊,鑿出來就得馬上鏟出去,不然的話,立馬就會重新凍住,那可就白費勁了。”
每隔35米鑿出一個冰眼,一邊鑿冰,一邊舀出冰碴,確保每一個冰眼均勻分布。之後,就要進行走杆下網了。
用引繩木杆來引導漁網在冰層下移動,這個過程需要多人配合協作。
一人負責撥杆、一人負責校杆、一人用鉤子將“引繩”拽出。
漁網在冰下順杆移動,形成一個大圈,最終在出網口合攏。
整個過程複雜而又繁瑣,非有經驗的人不能完成。
直到天光大亮,才把網全部放下去。
接下來就是攪水了,通過這些冰眼向水中攪水,使魚群聚集到特定的區域?,以便於抓到足夠多的魚。
這時站在冰麵上仔細觀看的話,就能看見一條條的大魚被緊緊的包裹在網中。
而平安大隊用的漁網則是那種把網兜改成8厘米的,捕大放小。
把大魚打撈上來,把小魚全部放掉等來年再捕,也是保護生態平衡的一種手段。
當漁網的前部到達出網口後,隊員們還會換上牽引繩,用馬拉著絞盤的不斷轉動,將漁網從河中慢慢拉出。
接下來,就是豐收的時刻。
當李向陽帶著人從漁網裡一條一條往外揀魚時,隊員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就連一直在旁邊觀看的李老爺子也頻頻點頭,那模樣,活脫脫一位打完勝仗歸來的將軍。
直到暮色四合,所有的漁網全部拉出,而此時冰麵上擺著的都是一個個密密麻麻的背簍,裡麵裝著滿滿的魚,每一條少說都有四五斤重。
什麼鯉魚、鯽魚、草根、鰱魚、麻鰱、熬魚、鱒魚、狗魚、胖頭、牛尾巴、嘎牙子、白魚、串丁子等認識的不認識的應用儘有。
鹿聞笙甚至還在馬車上看見一條十幾斤重的大魚,也不知道長了多少年了!
“走!”
等所有東西都裝好後,李向陽一聲令下,大部隊開拔往村裡趕去。
到隊裡時就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雖然氣溫差不多也有零下三十多度,但是架不住隊員們的心是火熱的啊,這魚得有好幾千斤呢,少說一家也能分到幾十斤!
“今年可真是個大肥年!”
(作者:交代一下哦,下鄉生活就快要結束了,剩下的那一年半會寫的很快,基本就是挑兩個重要節點交代,接下來就是考試、回城、暴富、談甜甜的戀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