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_文娛:在下的刀子致鬱全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文娛:在下的刀子致鬱全球 > 第599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第599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2 / 2)

“當年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的諸葛亮,竟淪落至此。”

“意氣不再,風燈殘燭,活到最後,有心殺敵,無力回天啊!”

……

在諸葛亮身死,各大州熱搜爆炸之時,夏州的著名作家朱夏華就發文道,十分感慨諸葛亮的一生。

其實早在之前,朱夏華就在公共場合表示,《三國演義》這部書籍的原著,一定是一部驚世之作。

誰知曉,從中期開始,《三國演義》不僅僅沒有走向平庸,反倒是愈發精彩,關羽之死是一個重要節點,自從關羽死後,整個《三國演義》的氛圍就變的荒涼起來,一係列熟悉的人物依次死亡!

在曆史圈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在真實曆史之中,公元220年發生了一場大疫,畢竟戰爭頻繁,那些屍體無法得到妥善處理,才導致了諸多名將文臣而亡。

諸葛亮的魅力實在是太大了。

不僅僅是因為其智計無雙,料事如神,更是因為其逆天而行的意誌2,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堅誠,英雄之所以為英雄,全在於此。

六出祁山,每一次都代表著諸葛亮的決絕意誌!

老賊在《三國演義》中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可隻有諸葛亮,是那個幾乎沒有任何缺點,足以令眾人仰望的人物。

“大抵英雄都是如此吧!”

“恭送丞相!”

“火熄上方穀,秋風五丈原!可悲可歎!!”

“向死而生,向散而聚,合了三國開篇,天下大勢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諸葛亮做到了一切,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語言表達我現在的感受,千言萬語彙聚成一句:恭送丞相!丞相保重!”

“人道天命不可違,說漢室衰亡天注定,然而劉備道:‘豈敢委之天命也?’,諸葛亮因此出山,與劉備一同與天一博!可惜劉備意氣中人,為兄弟而死,否則劉備若在,漢室未必會亡!時也命也……”

“諸葛丞相,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片忠心昭日月,奈何悠悠蒼天,何薄於我?兩行熱淚,隻能感慨,是非成敗轉頭空。悲哉!!”

諸葛亮之死。

是全劇到目前為止,討論度最高的一集。

這種巨大的影響力,不僅僅是在夏州境內,更是在九州各地傳播著!

這應該是唯一一次,老賊在作品中不斷刀人,而全世界的觀眾,粉絲都沒有罵老賊的作品,沒辦法,夏州的曆史就是這樣,璀璨而悲涼。

任何一個冠絕時代的曆史人物,都終究抵不過歲月!

諸葛亮之死,比起關羽,張飛那些個憋屈的死法,可謂是藝術性拉滿,特彆是諸葛亮最後那兩句:“悠悠蒼天,何薄於我?”,更是讓整個劇情得到升華。

現在回頭想想,劉備這個人物,實在是太遺憾了。

雖然並不是觀眾心目中殺伐果斷的明君,可白手起家,為兄弟兩肋插刀,最後在去世的時候跟諸葛亮留白帝城托孤,並且留下了遺言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誰知道在當時的這個年代,這句話意味著什麼!

如若諸葛亮真的取了蜀主之位,這曆史恐怕會被改變,可諸葛亮,卻也不是那個諸葛亮了。

劉備仁義,諸葛亮豈不忠?

到最後也隻能歎一句,紛紛世事無窮儘,天數茫茫不可逃吧。

……

諸葛亮之死的影響力之大,儼然超出了很多人的預計。

在海外甚至成為了夏州知名度最高的古代人物。

而關於諸葛亮的真實曆史,也在這段時間逐漸披露,這個人物,還真不是老賊杜撰的,而是確有其人,隻不過《三國演義》裡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其大部分都是杜撰的。

前世,作為一部演義作品,《三國演義》能夠讓全國內的很多百姓們都以為這是真實曆史,已經是奇跡了。

秋風五丈原的這一集還沒有結束。

在諸葛亮病逝之後,楊儀按丞相遺囑緩緩撤軍,用孔明生前所塑的木雕像嚇退司馬懿的幾十萬追殺大軍,致使司馬懿驚歎:“孔明天下奇才……”

真正即便是死去,都留下了足以讓蜀軍全身而退的計謀。

……

“太逆天了,真正的料事如神啊!”

“魏延竟然真的反了!我一度認為魏延和薑維是蜀軍諸葛亮之後的唯二希望……”

“到現在心裡還堵得慌……”

由於諸葛亮將兵權遺交於楊儀,本就自恃武藝高強,而行為傲慢的魏延大為不滿,果然舉兵造反!

諸葛亮在時尚能壓得住,諸葛亮一死,無人可壓。

可魏延萬萬沒有想到,諸葛亮臨死之前,早就料到了他會反,又是這錦囊一計,讓按孔明所授密計假意隨魏延一起造反的馬岱,手起一刀,斬魏延於馬下。

自此,這六出祁山,以蜀軍全身而退而告終。

可再如何,那個料事如神,羽扇綸巾的諸葛亮,都不會在出現在觀眾們以及萬千蜀軍將士們的眼前了。

這麼多年,諸葛亮早已成為了蜀國之圖騰。

丞相之死,楊儀、薑維、馬岱等蜀軍將士共扶丞相之靈柩,同進成都。

蜀都上下皆掛孝,文武百官、山林百姓,無不痛哭,舉國上下哀聲震地!

望著這樣的場景,無數觀眾的淚水再一次忍不住湧了出來,有種“丞相死,三國死”的感受。

塵歸塵,土歸土。

及儘繁華,不過一掬細沙。

劉禪按照諸葛亮的意願,將其葬於定軍山,不用牆垣磚石,不用一切祭物,算是他在三國裡乾過的少數“當人之事”了。

……

諸葛亮,的確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角。

不僅僅神話,整個劇情都在圍繞著其推動。

諸葛亮一死,無論是原著還是電視劇版本,節奏都猛然變得快速起來,進入到後期的收尾階段。

每過一集,都是幾年而過。

諸葛亮死後,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都是一筆帶過。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也就是諸葛亮死後的第四年,魏主曹睿身染重病,效仿劉備白帝城托孤,將年僅八歲的太子曹芳托於司馬懿,言訖而死。

可惜,司馬懿不是諸葛亮。

甚至可以說,司馬懿與諸葛亮就是黑白兩麵,司馬懿深居太傅府,不問時事,可卻一直在暗中籌備,終於抓住機會,一舉奪得魏國兵權,為之後司馬家成為三國時期最大贏家做了鋪墊。

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

其子司馬師被封為魏國的大將軍,司馬家的司馬昭為驃騎大將軍,從這兵權歸屬也能夠看的出來,魏國的朝政儘由司馬氏專斷。

“原來如此……”

“司馬懿是個狠人,果然,在真實的曆史上,隻有這樣的狠人,才能夠在群雄爭霸中,成為真正的贏家!”

“我也是瘋了,看司馬懿死的時候,我都心生悲涼……”

“老賊將蜀國與丞相寫成了主角,可在真正的曆史上,司馬家才是主角吧。”

“孫權也死了,熟悉的人快死的差不多了……”

“那個群雄並起的亂世啊……”

在司馬懿病逝後不久,孫權同樣病逝,自此,吳國就陷入到了真正的內憂外患之中。

於外,魏國大軍虎視眈眈。

於內,爭權不斷,孫峻、孫綝、滕胤等一眾官員,掌控了東吳朝政,廢了吳主孫亮,擁護了一個傀儡皇帝孫休為帝。

隨著年份的不斷推移,其實觀眾們都逐漸意識到了,為什麼司馬家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為什麼在真正的曆史上,三國群雄並起,卻最終三分歸晉。

吳國內憂外患,蜀國亦是依靠著薑維苦苦支撐。

轉眼間,便來到了《三國演義》最後的尾聲。

……


最新小说: 修仙種田:求仙子賜葉 網遊:開局無限藍,我成神級法師 穿書成女配:隻為泡男二 陶家傳 轉職神廚,隨身斬仙飛刀很合理吧? 重生之我在樹人傳小說 最後一個武林 在線鑒寵,大哥這狗認為在訓你啊 死神也有KPI 超級神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