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至此,漢軍斥候們連翻身上馬,朝著前方的漢軍大部隊疾馳而去。
...
斥候來去如風。
一路疾馳下,一道攸關大軍生死的軍情,被送至劉繼恩及漢軍諸將手中。
“什麼?我軍身後的宋軍,有過萬之數?”
這一消息,嚇得盧讚直接站了起來。
盧讚的驚呼,引起了帳內諸將的慌亂。
這幾日來,漢軍為等著斥候的回報,有意的放慢行軍速度。
數萬大軍走走停停,當下正駐紮在潞城外,離伏牛山不過咫尺之遙。
而當得知宋軍先鋒軍將要發起進攻後,許多漢將愈發坐不住了。
“我軍軍心不穩,怎能貿然與敵軍野戰?”
軍心不穩,是當下漢軍中的共識。
先前因漢軍對宋軍有人數上的壓製優勢,軍心不穩這一致命因素,才暫時被壓製下來。
現由於斥候的回報,漢軍眾將意識到,他們原本當做護身符的人數優勢,貌似已不複存在。
“縱使我軍能擊退敵軍先鋒,若彼退而不散,繼續跟在我軍身後,那該如何是好?”
這一番言論,描繪出了一種更惡劣的情況。
萬餘宋軍先鋒,聽起來尚不致命。
可要是他們的大軍,被宋軍先鋒軍給纏住,等到上黨城外的“數萬宋軍”壓上來了,那他們該怎麼辦?
軍心不穩配上人數劣勢,這一戰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一時間,各式各樣驚險的猜測在帥帳內響起。
若是劉繼業還在帥位上,他或許還能看出一些端倪,安撫住眾將之心。
但現在坐在帥位上的是劉繼恩。
聽著眾將的眾多驚險猜測,劉繼恩早已方寸大亂。
病急亂投醫下,劉繼恩將目光看向盧讚。
而盧讚哪有什麼高見,慌亂之下他順著本心說道:
“殿下,趕緊下令全軍撤吧!
若等宋軍發起進攻,那一切就來不及了。”
盧讚此話一出,頃刻間得到了帳內絕大多數將領的同意。
現在他們心中就隻有一個想法:
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國內!
見眾情如此,劉繼恩慌忙下令道:
“全軍速撤!”
劉繼恩這道軍令一下達,眾將頓時如鳥獸般散去,各自組織兵馬去了。
當劉繼恩的軍令傳遍全軍後,數萬北漢軍變得無措起來。
軍心散亂的情況下,是很容易讓一些流言傳播起來的。
“宋軍先鋒軍,大約在近萬之數。”
“不日宋軍可能就會發動進攻。”
以上兩點,是斥候回報的軍情。
可在軍心散亂的基礎上,一則令人生怖的流言正在全軍中迅速發酵。
“數萬宋軍,今日就會對我軍發動總攻!”
當這則流言傳遍全軍後,數萬北漢軍徹底陷入了騷亂的境地中。
最為致命的是,北漢軍的騷亂,瞞不住已愈發逼近的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