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浩,你是要出門嗎?”
“嗯,要去曹家灣一趟。”
“嬸嬸,你這是還要下地去乾活嗎?”
看著麵前背著背簍的李嬸,陳浩習慣性的問道。
“是啊!趁著現在比較涼快多乾一點,不然等中午太陽大了就乾不了了,人遭不住,我們這些莊稼人不就這樣嗎......”
“不跟你說了,嬸忙去了哈。”
“對了,小浩你走錯路了吧!去曹家灣不因該從你二伯那邊出村嗎?”
向前走了幾步的李嬸停了下來麵帶疑惑的看著陳浩。
“我先去給我爹娘上一下墳,昨晚夢到他們,想他們了。”
“喔喔,那記得早點回來啊!你喜歡吃的酸魚,我前幾天正好有醃,過兩天就能吃了,到時我做好了給你端過去。”
......
陳浩騎著馬抵達父母的墳前時,心中湧起一陣溫暖又刺痛的情感。
他下馬站在這片他曾來過無數次的地方,目光落在兩座緊鄰用青石築成的小墳堆上。
“爸……媽……”他的聲音微微顫抖,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哽咽,“我來給你們上墳了。”
在陽光透過樹梢灑下斑駁的光影中,他點燃了香燭,燒著紙錢,嫋嫋的煙霧繚繞而上,仿佛在向天上的父母傳遞著他的心聲。
“爸媽,恕小浩不孝了,可能很久都不能來給你們上墳了,我將離開這個地方很久都不能再回來,也或許永遠都……”
他閉上眼睛,心中湧動的情感如潮水般湧來,平時從來不流淚的他此時眼角已經濕潤,淚水不自覺的滑落。
“但請你們放心,我會好好照顧自己......”
風輕輕拂過,帶著些許涼意,卻也讓他感受到了一絲父母的守護。
就在他沉浸在思念之中時,耳邊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
他猛然睜開眼,看到一隻小鳥停在墳前的樹枝上,俯視著他,似乎在傾聽他的心聲。
陳浩微微一笑,感到心中那份沉重在這一刻稍稍減輕了些。
“再見了,爸媽。”
他輕聲告彆,眼神中流露出不舍與堅定。他知道,無論未來的道路多麼艱辛,他一定會努力的活下去。
騎上馬在走出村子的那一刻,他回頭看了看,隱約中似乎看到父母的微笑,仿佛在告訴他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除了去給父母上了墳之外,其實陳浩還來到了拋灑他師傅骨灰的河流旁,對著河流自言自語的說了一會話,跟他師傅做了一個告彆。
聽著潺潺的流水聲,思緒漸漸飄回了十一年前那個秋天,那個改變他命運的季節。
陳家村的後山是陳浩的家,也是他少年時的遊樂場,茂密的樹木中時常能傳來鳥兒清脆的鳴叫。
那一年,陳浩十歲,正值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他的父母早已在其6歲時因土匪之災遇難。
孤苦無依的他常常在村裡各家各戶之間遊蕩,吃著百家飯,生活如同一片無定之雲。
直到那一天,他遇見了他的師傅,一位隱居在附近山中的老者。
在接下來的六年裡,陳浩的生活猶如一片朝氣蓬勃的綠野,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鬱鬱蔥蔥。
師傅的教導不僅限於風水的技藝,更涵蓋了做人處世的哲理,師傅的語氣總是那麼的溫和。
陳浩靜靜地聽著,心中思索著那些話語的深意。師傅常常說:“人唯有懂得天地之道,才能在逆境中進行合理的利用來求生存,才能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日複一日,陳浩在師傅的教導下,逐漸從那個孤苦無依的小男孩蛻變成了一個意誌堅定的年輕人。
師傅的身體也隨著時光推移漸漸衰弱,臨終前的那一刻,陳浩緊握著他蒼老的手,心如刀絞。
按照師傅的遺願,陳浩將師傅的遺體火化並將骨灰撒入大河。
自那以後,陳浩正式踏入風水師的行列,憑借著師傅的教誨和自己不菲的天資,迅速嶄露頭角,短短四五年就成為了附近遠近聞名的風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