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太爺的臥室裡,單獨見到馬太爺的‘太上皇’摘掉自己的狗皮帽子。
看到劉悟透英氣逼人的短發模樣,睡眼懵懂的馬太爺片刻驚醒,又鎮定小聲疑問:“劉老弟,你這不是想謀反嗎?”
“不是我想反,是武昌的剪辮新兵想反,是全中國的老百姓想反!”鐵匠謹慎回答。
“馬爺,忠心耿耿的你今天就槍斃殺了我和衙門牢裡的三名革命黨員,再砍掉腦袋送去漢口的湖廣總督府,你感覺現在湖廣總督府的官員們會論功行賞嗎,他們會感謝你嗎?會給你升官晉爵或給你錢財賞賜嗎?”劉悟透問。
“那是一群貪得無厭的狗官!奸臣當道,大清不亡才怪!”馬太爺義憤填膺。
“清朝已有三百年壽命,割地賠款苟且殘存到今天已是極限,民不聊生,怨聲哀道,也該改朝換代了。中國應該順應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學習模仿西方洋人的機械設備和穿衣打扮,才有出路,洋人不都是短發平頭嗎?革命黨員剪掉辮子沒有錯!同盟會孫中山模仿洋人建立中華民國沒有錯!”劉悟透初步解釋自己的剪辮子是模仿洋人。
馬太爺認為鐵匠所說有道理,開始同情平頭短發的革命黨員,也不再追責劉悟透的短發造型,卻不知道現在該如何處置牢裡的三名革命黨員,便詢問頭頭是道的鐵匠。
“現在孫中山的同盟會不成氣候,全國各地又沒有出頭鳥公開反清,我該如何處置牢裡革命黨員?”
“四川榮縣已公開脫離大清朝廷宣布獨立,全國各地的保路運動愈演愈烈,武昌的剪辮新兵就等點燃的一把火,不會拖延太久,不然都會被逮捕砍頭。我以自己人頭向馬爺擔保:今年年底,不會束手就擒的武昌剪辮新兵必反,全國各地必響應,革命黨的改朝換代迫在眉睫,現在寧可長期關押,也絕不能槍斃殺掉牢裡的三名革命黨員。”鐵匠分析。
劉悟透想用自己腦袋擔保牢裡三人。
馬太爺還是猶豫不決:“如果這次全國各地的保路運動和武昌新兵最終像太平天國運動一樣被大清朝廷血腥鎮壓住,大清爪牙還在,我不殺革命黨員被小人舉報是窩藏叛黨,大清朝廷秋後算賬怎麼辦?”
“萬全之策是不能做絕,留有餘地。兩麵光,朝廷和革命黨暫時都不得罪,撇開潛在的窩藏罪名,想儘辦法讓三名革命黨員安全離開牛角鎮,送到準備公開謀反的武昌或四川,如果朝廷追究,就說是我劉悟透劫獄搶走革命黨員!砍我腦袋!”‘太上皇’早就想好了對策。
劫獄搶走革命黨員!劉悟透不愧為牛角鎮天不怕地不怕的第一人,馬太爺被鐵匠的膽魄和氣勢所折服,決心聽從劉悟透的安排。
這天深夜,馬太爺親自打開牢房,與平頭鐵匠進入,二人親自麵見了三名革命黨員。陳王賀三人看見平頭短發沒有帶鐐銬的劉悟透,就欣喜若狂,仿佛看到救星,因為他們知道在大清‘留發不留頭’的死刑震懾下,漢人男子剪掉辮子就等同謀逆反清,一律當斬,不怕砍腦袋的短發劉悟透也算是三人的同黨。
鐵匠開門見山:“我是牛角鎮的鐵匠劉悟透,支持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和建立中華民國,割地賠款封建腐朽的清王朝必須儘快推翻,重振中國才有希望,我的短發就表明我加入你們革命黨,現在帶你們出去乘船前往四川榮縣,榮縣已經公開反清。”
王姓革命黨員是巴東本地人,聽聞過牛角鎮仗義豪爽聲名顯赫的鐵匠劉悟透,就勸同伴相信麵前這位魁梧短發男人,繼續待在牢裡也是凶多吉少,不如相信一次劉鐵匠冒一次險逃命。
事不宜遲,兵貴神速,三人聽從短發鐵匠的計劃安排。
馬太爺立刻給三人解開鐐銬,還給他們被扣留的隨身物品,劉悟透又分彆贈送三人每人十兩白銀,以後作為在四川活動的路費。
為讓三人放心,馬太爺又把自己的防身手槍連同二十顆子彈送給頭目陳姓革命黨員。
深夜,馬太爺掩護,放出四人離開牛角鎮衙門。
半夜三更,都戴著帽子的四人跑步來到瓦罐碼頭上船,劉悟透親自駕駛‘淬火二號’載著三名革命黨員立刻離開牛角鎮前往四川。
一路上,三名革命黨員非常欣賞劉悟透的膽魄才智,認為魁梧果斷的鐵匠有帝王之相,勸他一起在四川鬨革命,事成,就讓鐵匠出任四川省總督,輕微一笑的劉悟透婉拒。
‘淬火二號’順利抵達四川宜賓,三人登陸離開。
劉悟透返回牛角鎮後沒幾天的十月十日夜,湖北武昌起義爆發,武昌剪辮新軍率領革命起義隊伍僅用三天就掌控九省通衢的武漢三鎮,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被推舉為湖北國民政府都督,公開宣布脫離清政府統治,正式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推舉同盟會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並號召全國各省起義反清。
有人打響了第一槍,點燃革命大火,開始勢不可擋,湖北境內各縣市最先響應,短短二個月後,全國十五個省份公開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男人剪辮子成風,辛亥革命爆發。
鐵匠劉悟透料事如神,三百年的王朝一日崩潰。
宜昌馬太爺的四兒子馬霜連夜乘船趕到牛角鎮衙門給父親報信:“宜昌知府公開宣布脫離清政府,正式加入中華民國政府!”
聽到報信的八品小官馬太爺立刻跑進臥室拿起剪刀剪掉腦後的長辮子,再抄拿一根長竹竿跑到衙門大院內的正廳屋簷下,用力向上一捅。
衙門正廳屋簷瓦片簌簌直落,已經剪掉長辮子的馬太爺鄭重向全部衙兵呐喊,向整個牛角鎮呐喊:“革命萬歲!革命萬歲!”
馬太爺搖身一變,成為一名革命黨員。
沒幾日,巴東縣民國新政府派人送來新的任職令:馬丕出任牛角鎮第一任鎮長,全權主持境內軍政事務。
竹竿捅瓦的馬太爺搖身一變,成為牛角鎮有史以來的第一任鎮長,依然可以耀武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