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炊煙,木屋茅舍,小橋流水,牧童吹笛放牛,寡婦牽驢趕鴨,白菜豌豆埂頭蔥,禾梨杏桃籬笆柳,河邊洗衣蘿裙濕,姑娘一槌敲暈一條大鯇魚,笑聲回蕩在峽穀間。
山溝裡也充滿知足常樂的意外歡喜。
離開漢口的馬太爺回到群山峻嶺的哭河,走馬上任巴東縣縣長,十八歲的四兒馬霜接任牛角鎮鎮長,劉悟透通宵達旦開辦兵工廠。
戴眼鏡的馬霜本是宜昌在讀的學生,白皙瘦矮,但滿肚子知識學問,崇尚西方現代文明,本來想去考取上海的大學再公費出國留學,卻被父親安排當官。
年紀輕輕就當上鎮長,也算是一方之主。
鐵匠劉悟透的料事如神被馬太爺佩服得五體投地,馬太爺估計初生牛犢的馬霜在牛角鎮壓不住陣腳,就囑咐四兒凡事聽從‘太上皇’劉悟透的安排就不會錯,並留下經驗豐富忠誠可靠的會計楊先生輔佐,牛角鎮的其它舊部全帶到巴東縣城發展。
縣城是一座城池,不是一條鄉鎮大街,想落地生根做大,必須有一幫嫡係人馬,升官的馬太爺抓緊時間在巴東縣城培養勢力。
矮瘦的新任鎮長馬霜恭敬稱呼魁梧的劉悟透為‘劉大哥’。
漢陽兵工廠的機床到位,趁陳王賀三人還處在政府高位時,擁有靠山的鐵匠急於開辦各種工廠。
實業興國也是中國各地新政府大力提倡的政策方針,膽大妄為的劉悟透決定冒險一搏,賭上一生的命運,尋求以湖北國民政府王**和譚部長作擔保人,向宜昌城內的中國通商銀行分行貸款五萬兩白銀。
陳王賀譚四人均同意作牛角鎮劉悟透產業開廠的擔保人。
在牛角鎮境內,鐵匠向新任鎮長馬霜提出三個五年計劃的發展大綱,並形成劉悟透馬霜楊先生的鐵三角聯盟。
鎮長馬霜同意,三人分工明確:馬霜負責招兵買馬建立嫡係軍隊/經營鴉片生意作為軍費/修橋鋪路/興建水庫/開辦學校/木材砍伐/挖礦采石等壯大實力收買人心的事務;楊先生負責招商開辦照相館/火柴廠/服裝廠/醫院/郵局/西藥店/銀行等輕工業的事務;劉悟透獨家負責水泥廠/軍火廠/鋼鐵廠/玻璃廠/機械修理廠/造船廠/紡紗廠等重工業的開辦業務,並向馬霜供應軍火武器。
亂世出英雄,兵強馬壯者為王,巴東縣長馬太爺特彆希望四兒馬霜能短時間內培養出私人嫡係部隊,他不惜從宜昌家族生意資金裡抽出三萬兩白銀的牛角鎮供馬霜招兵買馬。
宜昌中國通商銀行分行貸款資金到位後,‘太上皇’的機械修理廠/玻璃廠/軍火廠/鋼鐵廠/水泥廠/造船廠/紡紗廠七廠齊頭並進,馬不停蹄占地建廠,建廠後又日夜開工生產,七廠以軍火廠為重點中心優先,軍火廠又以生產****為主。
‘太上皇’一窩蜂從媳婦娘家樊籬部落招來沾襟待沽的親戚一百六十多人,全部進廠上班。七廠依次沿哭河邊連成一片,形成一個初具規模的工業園。
1913年,一夜之間,牛角鎮集市大街出現了照相館/醫院/西藥鋪/郵局/火柴廠/蠟燭廠/自行車鋪/五金店/裁縫店/報紙攤等各式模仿西洋的生計商鋪,四方趕集的群眾開始接受。
鎮政府也購置了一台無線電報,用於與巴東縣政府和湖北國民政府聯係。劉悟透也購置一台,用於做生意。
也是在這一年,陳王賀譚全部被地方實力派軍官趕下台,四人跑去廣東尋找孫中山先生。中華民國的第二任大總統袁世凱開始圖謀終身製和複辟稱帝,全國各地軍隊開始結幫拉派形成軍閥,大肆籌資購買歐洲先進槍炮艦艇軍火,急於擴充實力,東北、山西、西北、四川、廣西、雲南、廣東。
冒進一窩蜂開辦多廠的劉悟透恰好碰上千載難逢的機遇,辛亥革命爆發後第三年的1914年,也就是劉悟透七廠全部建成投產的時候,歐洲突然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工業生產大受影響,軍火進口受限,中國軍閥開始哄搶抬高價格,國內的各家兵工廠生意紅火,日進鬥金。
世道越亂,越能發橫財,攜帶方便的不鏽鋼****也成為中國財主富豪軍官土匪警官黑幫們的標配防身武器。牛角鎮劉悟透的小型軍火廠剛開工就成為一座瘋搶的金山,訂單像大風中的雪花撲飛,現金為王,先付錢再生產,一把****要價六十兩白銀。
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四年,這四年是中國民族企業的黃金發展高峰階段,生產受限的歐洲開始大量高價進口中國的半工業成品,比如織布用的紗錠,出口高峰期時,一錠棉紗竟值八兩白銀。
劉悟透紡紗廠的半成品直接送到上海被搶購一空,紡紗廠暴利四年。
巴東縣城和境內各鄉鎮開始大興土木,改頭換麵,建樓鋪路,水庫河堤,一改過去的容易火災的木製結構建築,全部采用經久耐用的鋼筋水泥化,劉悟透已經投產了巴東縣第一家水泥廠,哭河運輸方便,距離又最近,水泥廠也供不應求。
物美價廉的玻璃窗和玻璃酒瓶開始替代紙窗和瓷瓶陶罐,玻璃廠門庭若市。
全中國鐵路修築狂潮興起,牛角鎮鋼鐵廠也開始向四川和湖北兩省出售鐵軌,這是大宗買賣,一公裡的鐵路所需鐵軌需要整整四艘木製帆船運輸,自己擁有鋼鐵廠的‘太上皇’決定自主模生產小型柴油型鐵甲貨輪,置換淬火船隊的低效帆船。
七廠馬力全開財源滾滾四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膽大包天的劉悟透已經成為巴東縣首富。
1918年,中國出口到歐洲的工業半成品價格回落,盈利微博,但袁世凱已死二年,軍事實力最強的北洋軍閥分裂,全國各地的軍閥開始公開占山為王各自為政,張作霖、段祺瑞、馮國璋、吳佩孚、孫傳芳、閻錫山、馮玉祥、龍雲、陳炯明,無數大大小小的地方軍閥互相打仗爭地盤,亂世中國軍閥割據時代正式開始,有錢的就買高價的進口玩意,無錢的就買便宜的國產槍炮。
經過四年積累壯大的淬火兵工廠模仿歐洲軍火生產半自動機槍/狙擊步槍/榴彈炮/速射炮/山地炮/手榴彈/水雷。
牛角鎮淬火造船廠開始仿製生產小型軍艦,這可是財主富豪土匪們真金白銀有錢也買不到的搶手貨。
中國軍閥諸侯割據越激烈,劉悟透的兵工廠就越賺錢,他出品的常規步槍工藝精湛價格合理,深受全國地方小軍閥的追捧,被溢為“小漢陽造”。
搖身一變,在劉悟透兵工廠的特殊交情供應下,巴東縣長馬太爺也成為巴東地區實力最雄厚的軍閥,擁有小型軍艦三艘,嫡係部隊四千七百人。現在,手握看家本領,誰都不敢撤掉他縣長的職位,他也不向湖北總府納貢交稅。
亂世生存,武力就是王法,牛角鎮鎮長馬霜也允許巴東著名企業家劉悟透建立自己的私人持槍武裝隊伍,用於保護工廠和家人安全,美其名曰‘淬火自衛隊’。
巴東首富的劉悟透隻信任樊籬族人,他又派人去鏡湖一袋米的娘家招聘八十名男青年當‘淬火自衛隊’的士兵,一瓜葛為隊長,全副武裝的私家軍還擁有一艘能在哭河暢通無阻的小型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