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氏心中不大相信自己的羊毛作坊的製作成本可以做到那麼低。
但是秦協道又不是第一次做虧本生意。
長安城現在流行的《大唐報》,這是誰都知道的虧錢買賣。
秦協道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是卻是還是不斷的投入人力物力,甚至還專門成立了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張氏也沒有辦法多說什麼。
畢竟,她隻是一個後母啊。
……
“盧掌櫃,看來今天準備跟我們一樣出手掃貨的,有不少啊。”
西市秦記羊毛線鋪子外麵,盧掌櫃一行發現了好些自己熟悉的身影。
“秦協道這麼作死的定下一個超低價,原本可能隻是想要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但是他估計沒有想到這倒是給了大家一個掙錢的機會了。
他既然都這麼大方的給機會了,我們自然也要把握住。”
盧掌櫃看到隊伍中清河崔氏和滎陽鄭氏都有相關的掌櫃帶著一幫夥計,趕著馬車準備大手筆的買羊毛線,倒也沒有覺得有多意外。
他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秦記羊毛線鋪子發現情況不對之後,會不會反悔,立馬提高售價,或者搞出一些其他的限製。
比如一個人一次隻能享受一斤的贈送優惠,多買的話就留沒有額外的滿二送一優惠了。
那麼各家準備囤貨的人,立馬就受到很大的限製了。
雖然大家也可以通過重複排隊等方式來規避這個限製,但是畢竟多了很大的麻煩,肯定達不到最初的效果了。
“這《大唐報》也是秦家的產業,要不然有其他的報紙的話,指不定可以把這個秦記羊毛線鋪子遭遇到的尷尬局麵在頭版頭條上進行報道,肯定可以吸引大家的關注。”
“《大唐報》不報道也沒有關係啊,這種事情,長安城的商圈肯定今天就已經傳遍了。
百姓們之間口口相傳,也能很快就搞得人所皆知。”
盧掌櫃基本上是料定了秦記羊毛線作坊這一輪悶虧是要吃定了。
除非他們自己打自己的臉,把在《大唐報》上承諾過的東西給反悔了。
如果真的這樣的話,盧掌櫃倒是一點也不介意。
因為這就意味著秦記羊毛線作坊的名聲壞了,給了留下沒有信義的印象。
放在後世,這可能沒有特彆大的影響。
但是在大唐,要是大家都覺得你這家鋪子沒有信義,那基本上就可以關門大吉了。
“那倒也是,到時候秦府在城外投入了那麼大的錢財去搞一座作坊,聽說單單木匠和鐵匠就招募了上百人,還有一千多人的幫工。
每天不知道花銷有多大呢。這不上不下,放棄不是,繼續乾下去也不是,估計有得秦協道頭疼了。”
就在盧掌櫃一行人認為秦記羊毛線鋪子肯定要倒大黴的時候,羊毛線正式開售了。
排在前方的人立馬就在夥計的引導下湧入了鋪子裡頭,開啟了掃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