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沒有海關這個說法的。
秦協道一行人到達登州之後,並沒有怎麼逗留,直接補充了一些淡水和食物就繼續朝著長安城而去。
所以當他出現在渭水碼頭的時候,整個長安城的人都還不知道他們已經順利的從倭國回來了呢。
“秦大哥,這一次出海,可比去明州帶勁多了啊,收獲也是非常巨大呢。”
看著水手一箱子一箱子的往碼頭上麵搬運箱子,尉遲環的心情非常的不錯。
雖然這些金銀隻有兩成是秦協道拿出來賞賜給大家的。
剩下八成全部都是秦協道一個人的。
但是這已經讓大家非常期待了。
因為兩成的金銀,也已經有兩百萬貫了。
像是尉遲環這樣的人物,一個人就能分到差不多十萬貫。
尉遲家的所有產業加起來,一年也都掙不到十萬貫。
有了這些分紅,尉遲環在家中都能聽著腰杆子走路。
“你要是想折騰,我還有更加帶勁的地方可以帶你過去,怎麼樣?感不感興趣?”
倭國在秦協道的海洋戰略之中,隻是一個開場,後麵還有很多地方等待探索。
秦協道不想等大唐百姓自己主動的去探索,而是想要在背後使勁的推一把。
哪怕是揠苗助長,也沒有關係。
“比去倭國更加帶勁的地方?秦大哥,你說的不會是下南洋吧?”
這一路上,秦協道沒有少跟他們幾個介紹這個世界的情況。
所以房遺愛他們幾個對於秦協道的一些想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很顯然,除了倭國之外,南洋是秦協道說的最多的地方。
這裡也是大唐勳貴們相對了解一些的地方。
要知道,現在每個月都還有海船從林邑運輸稻穀到大唐呢。
人家林邑國的使臣,也都幾乎是長期駐紮在長安城呢。
但是,雖然大家對南洋的映像還挺豐富,但是真正有下南洋經曆的人員,其實是非常少的。
到目前為止,更多的反倒是外麵的國家的商人來到大唐做生意。
“沒錯!倭國有金銀,南洋有香料。西市裡頭售賣的香料,你應該很清楚吧?一斤胡椒都能賣到幾十貫錢,這簡直跟搶錢也沒有什麼區彆了。
其他肉蔻和桂皮之類的香料,價格也都不便宜。
但是這些東西在南洋,其實就是非常普通的物產,隨意一個百姓家中,可能都能拿出一堆在我們看來價值連城,但是在他們自己看來沒有什麼用處的香料來。
這就是貿易的價值,我們把彆人認為沒有什麼意義的東西高價收回來,然後以一個更加高的價格售賣出去。
在這個過程之中,所有人都能掙到錢。”
這一次去倭國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這讓秦協道升起了下南洋的心思。
貞觀二年的大唐,是相對少事的。
自己在這個時候下南洋,也不用擔心會不會錯過了什麼。
要是繼續等下去的話,到時候錯過了剿滅東突厥的戰爭,那就很可惜了。
“秦大哥,南洋那邊的香料,真的那麼便宜,隨處可見嗎?”
房遺愛將信將疑的看著秦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