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天宇的話音剛落,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什麼?徹查軍製?還要考評百官?”
“太子殿下這是何意?難道是信不過我等臣子嗎?”
“軍國大事,豈能如此兒戲!祖宗之法,不可輕改啊!”
一時間,群情激奮,不少文官都站了出來,紛紛表示反對。
尤其是那些平日裡養尊處優,不乾實事,全靠著資曆和人脈混日子的官員,此刻更是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一般,反應激烈。
淩天宇這一招,等於是要砸他們的飯碗,掘他們的根基啊!
李綱也是一愣,他沒想到淩天宇非但不為自己辯解,反而直接拋出了這麼一個驚天動地的大提議。
這小子,不按常理出牌!
他原本的計劃,是想借著“擁兵自重”這個由頭,聯合朝中其他對淩天宇不滿的勢力,逼迫永王削弱淩天宇的兵權,至少也要敲打敲打他,讓他收斂一些。
可現在,淩天宇直接把火燒向了整個官僚體係和軍事體係!
這……這是要把天都捅個窟窿嗎?
“太子殿下!”吏部尚書張承業排眾而出,臉色鐵青。
他主管百官考核升遷,淩天宇要考評百官,第一個衝擊的就是他吏部。
“軍製乃國之根本,百官乃朝廷柱石。若要徹查改革,必將引起朝野動蕩,人心不安!還請太子殿下三思,收回此議!”
張承業這話,說得冠冕堂皇,一副為國擔憂的模樣。
淩天宇瞥了他一眼,心中冷笑。
三思?
本宮已經想得很清楚了。
大永王朝這艘破船,再不修修補補,刮骨療毒,遲早要沉。
“張尚書此言差矣。”淩天宇淡淡開口,“本宮以為,正是因為軍製陳腐,百官懈怠,才導致我大永國力不振,屢受外敵侵擾。”
“若不進行改革,清除積弊,難道要眼睜睜看著我大永江山,重蹈覆轍,再遭欺淩嗎?”
他聲音不高,卻字字珠璣,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這……”張承業一時語塞。
淩天宇的話,直接點中了要害。
大永這些年確實積弱,被大夏壓著打,這是不爭的事實。
“太子殿下!”
戶部尚書錢明遠也站了出來,苦著一張臉說道:
“徹查軍製,改革官場,耗費巨大,國庫如今並不充裕啊!”
“北境一戰,雖然繳獲頗豐,但也隻是解了燃眉之急。若再大興土木,隻怕……”
他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就是沒錢。
淩天宇看向他,眼神銳利:
“錢尚書的意思是,隻要國庫空虛,我大永就什麼事都不用做了?軍備可以鬆弛,官員可以貪腐,百姓可以受苦?”
“這……臣不是這個意思……”錢明遠嚇了一跳,連忙辯解。
這頂大帽子扣下來,他可承受不起。
“哼,”淩天宇冷哼一聲,“本宮知道,改革必然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
“但為了大永的將來,為了萬千黎民百姓,有些事情,不得不做!”
他的目光掃過殿內群臣,帶著一股凜然的殺氣。
“本宮今日把話放在這裡,誰敢阻撓改革,誰就是大永的罪人!本宮絕不姑息!”
霸氣!
太霸氣了!
一些年輕的,或者有心作為的官員,聽到淩天宇這番話,隻覺得熱血沸騰。
太子殿下,果然有魄力!
而那些心懷鬼胎的官員,則是心頭一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位太子,是來真的!
龍椅上的永王淩正德,此刻的表情也變得十分微妙。
他看著下方意氣風發,舌戰群儒的淩天宇,心中五味雜陳。
一方麵,他確實希望大永能夠強盛起來,淩天宇提出的改革,聽上去似乎也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