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石像鬼的獵殺目標是個女青年。她高高瘦瘦,短發平胸,本坐在地上與另一個男人閒聊,氣氛曖昧,扭頭才發現大禍臨頭。
能在猩紅之塔存活下來的都是強者,女青年不會像恐怖片裡的女主一樣徒勞尖叫,而是奮起反擊。
她手臂變形,化作兩根粗大的炮筒,一顆顆能量彈從裡麵噴薄而出,直逼石像鬼。
石像鬼防禦變態,不躲不閃,一劍斬來。
女青年身形敏捷,速度比上一個倒黴鬼快得多,堪堪躲過一劫,卻被斬下一條手臂,鮮血撒了一地。
她疼的呲牙咧嘴,大聲呼喊,希望得到同類的幫助。
沒人幫她。
心理學上有一種旁觀者效應——圍觀群眾數量越多,給予弱者幫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原理是責任擴撒。助人的責任被擴散到每個人身上,大家都減少了幫助他人的義務,互相推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更何況這裡是猩紅之塔,正直善良的人早就死光了。
女青年隻能依靠那個男人,兩人關係不一般,類似於戀人,也類似於炮友,來此之前日日纏綿,肉麻的話也說了不少,她希望那不是荷爾蒙刺激下的謊言。
男人表情複雜,猛然站起身,停頓片刻,又縮了回去。
女人有的是,命隻有一條,還是彆冒險。
女青年絕望。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男人加入戰局,又能改變什麼?
很快她就被殺了,頭顱高高飛起,又重重摔在地上,就像一隻滾動的足球。幸好她是短發,如果留著齊腰長發,頭顱滾動的場景一定很恐怖。
石像鬼再次陷入沉寂,佇立原地一動不動,仿佛一尊真正的雕像。
龍虎豹與喬永強變色,剛才石像鬼已經殺了一人,本以為會消停下來,現在再殺一個,何時是儘頭?如果這樣持續下去,所有人都會被殺光,那隻是時間問題。
衛良走過去,撿起女子的頭顱,仔細觀察,妄圖發現一些什麼。
龍虎豹瞥了一眼,覺得有點惡心。
喬永強則很好奇,問:“一個死人,有什麼好看的?”
衛良低聲道:“這麼多人,為什麼單獨殺她?”
他望著女青年空洞驚懼的容顏,希望能得到答案。盯了會,一無所獲,他隨手一撇,女人的頭顱再次起飛,又重重落下,滾了老遠。
女青年的炮友是個高大健壯的男人,麵容凶悍,中國有句老話:死者為大。見衛良如此無禮,他很氣惱,打算教訓一番,可看到龍虎豹,看到喬永強,他便識趣的閉上了嘴,對方可是三個人,還是彆自取其辱了。
衛良低著頭,思考著石像鬼殺人的規律。
片刻後,他問:“幾點了?”
之所以問這句話,因為喬永強戴著一塊手表。
“三點零五,北京時間。”
衛良暗自估算,石像鬼大約是兩分鐘前蘇醒,也就是三點零三分。
他心念一動,一個魔法迸發而出,直逼石像鬼而去。精神力足夠強大之後,可以做到瞬發魔法,大大提高作戰效率。他現在僅能瞬發一級魔法,若有足夠時間練習,瞬發二級魔法也不是沒可能。
火焰灼燒在石像鬼身上,它一動不動,恍若死物。
衛良有了底,明白它隻在殺人時才會移動,其餘時段都處於假死狀態,沒有意識,沒有威脅。
他接近石像鬼,又摸又看,觀察的十分細致,妄圖發現一些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