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萬倍熟練度係統,陳鋒在紅星軋鋼廠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
廚藝讓他吃得好,八極拳讓他沒人敢惹。
而真正讓他安身立命,甚至平步青雲的,還是他的本職工作——煉鋼。
剛開始,他隻是碰了一下車間的軋鋼機。
【叮!接觸到軋鋼機,自動掌握技能:軋鋼(入門)!】
【叮!萬倍熟練度啟動!軋鋼熟練度開始提升!】
然後,他又“不小心”摸了一下高爐。
【叮!接觸到高爐,自動掌握技能:煉鋼(入門)!】
再然後,他又“無意間”翻了翻資料室裡那些厚厚的、布滿灰塵的蘇聯盟國技術手冊和一些零星的西方冶金資料。
【叮!叮!叮!】
四年下來,陳鋒腦子裡裝的,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軋鋼廠技術科主任該懂的知識了。
那是一個涵括了從基礎理論到前沿科技。
從中式土法煉鋼到西方現代冶金的,龐大無比的鋼鐵知識體係。
所以,當廠領導們還在為今年的生產指標比去年提高了百分之五而沾沾自喜時。
陳鋒已經看到了紅星軋鋼廠背後巨大的危機。
技術太落後了!
生產出來的,全都是傻大黑粗的初級鋼材,附加值低得可憐。
現在靠著國家計劃,日子還能過。
可再過十年,二十年呢?
等國家發展起來了,眼界開闊了,這種落後產能,絕對是第一批被淘汰的!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還指望著係統帶自己起飛的新時代穿越者。
陳鋒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所在的單位就這麼沒落下去嗎?
不能!
絕對不能!
於是,他花了三天三夜,寫了一份報告。
一份長達五十多頁,題為《關於我國特種鋼材產業升級及與尖端國防工業聯動發展的可行性報告》。
在這份報告裡,陳鋒石破天驚地指出了軋鋼廠目前存在的幾大問題。
並且提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簡直是異想天開的建議。
彆再盯著那些鍋碗瓢盆的民用鋼材了!
咱們得跟國際對接!
跟最高端的科技對接!
去哪對接?
航天!
陳鋒在報告裡詳細分析了。
航天領域,才是鋼材,尤其是特種鋼材未來最廣闊、利潤最豐厚的應用場景。
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飛船的耐高溫外殼、衛星的精密結構……
哪一樣離得開頂級的特種鋼材?
他還著重介紹了當時國家外彙極度稀缺的現狀。
咱們的工業品,在國際上沒啥競爭力,賣不出去。
隻能賣點農產品、礦產,辛辛苦苦攢點外彙,寶貝得跟什麼似的。
但是!
如果我們能生產出世界頂級的特種鋼材,賣給自家的航天公司用。
等咱們的航天技術牛逼了,帶著咱們的鋼材走向世界。
那賺回來的,可就不是一點半點的外彙了!
那將是海量的,能支撐國家進行更多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資金!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在畫大餅。
陳鋒更是在報告的附錄裡,詳細羅列了十幾種新型特種合金的化學成分、冶煉工藝、性能參數。
甚至連相應的生產設備改造圖紙,都畫得清清楚楚。
這四年,他可沒閒著。
靠著萬倍熟練度,他對鋼材的核心研發。
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獨立的、超越這個時代的認知體係。
當這份報告被層層上報。
最終擺在軋鋼廠幾位核心領導,乃至部委領導的麵前時。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是哪個不開眼的愣頭青在胡說八道。
可越看,他們就越心驚。
報告裡的每一個數據,都精準無比。
每一個論證,都邏輯嚴密。
每一個設想,都宏大而又具備驚人的可行性!
尤其是附錄裡那些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合金配方和工藝流程。
簡直就像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