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老夫人含笑看與桌上棋格,往年棋夫子講“金角銀邊草肚皮”,天元在正中,若非有意相釁,落手即是大不敬。
想觀照道人必然熟知棋理,那就是有意相釁了,眉是春風柳葉,目是金剛怒齜,好個得道高人。
謝老夫人撣了撣衣襟,並沒與之針鋒相對,笑言“近日家中多有不順,往寺中禮佛爾。
大抵是人老了,見慣世人愁來苦去,難信天上神佛,所以心不誠,求不來庇佑。”
她隨手拿了粒白棋擱在最邊角目,“我宅中無有妾室通房,內婦隻生得一個姐兒,女使丫鬟固然成群,總養不成自個兒貼心。
不妨真人再算算,那童兒是個什麼命,天生地宰人做主,我老婆子在一日,保她一日順遂,如何?”
“彩雲雖好時時散,明月固圓日日缺,今日我求尊夫人與我解惑,明日知我,又在何處呢?”觀照道人也往角目添了一子。
謝老夫人索性抓了一把棋子在手裡,文人雅士愛對弈,後宅婦人大多隻求個樂子,她並不擅長這個,也無心此術。
道家真人說話還是好聽,分明觀照道人想問的是“明天你死了咋整”,嘴邊說來,卻是嗬氣如蘭,哀她憐她自個兒。
“明兒個我老婆子是在萬安寺裡的,再要問,就不知活到哪日了,既是雲散月缺留不得,道人何故問明朝,我看,你不如我婆子通透。”
觀照道人含笑若有所思,兩人又各自落得幾子,遠處柿子正是果熟期,連綿緋紅成片,其間鳥來鵲去,個個也染得一身餘紅。
晚些時候停雲收了院子裡曬著的各式藥材,回到屋裡,驚見自家師傅伏在角落香案,一手握著經書,一手筆走龍蛇在寫著什麼玩意兒。
抄經寫文在觀子裡是個尋常事,不尋常的是觀照道人用的乃杏花色紙張,勻勻粉粉,觀子裡就沒見過這色兒。
小跑上前要問,觀照道人先放了經卷,輕聲道:“祖師在前,為何行走迅疾。”
說罷筆放在硯台上,將寫好的那張紙拿起來,輕吹了吹,複擱到一旁晾墨。
停雲潦草看過一眼,紙上字跡也怪,蛇形蚓文,不似尋常文字,當是觀照道人在繪符紙。
這玩意兒師傅大多數時候是不給人畫的,可能她自個兒覺得沒用,停雲奇道:“師傅今天寫的什麼,不是說咱們隻能用五行之色嗎?
天地動靜,五行遷複,怎叫我一個人背。”
觀照道人這才轉過身來,微俯下與停雲平齊,笑道:“我與友人通書,借她所贈,寥表情誼爾。
你來的正好,我有事要問,早間那位老夫人何如?”
放在彆處香客如織,停雲斷然記不起誰是誰,但此處來人不多,隻叫她想了一瞬,問:“可是那個氣派的?”
“正是。”
“那就好極了,她說她上回來嘴裡頭生瘡不適的很,所以人躁了些。
這回來,就好極了,我說我缺明月珠,她讓人給我送了好大一袋,十年八年也用不完,敢叫老和尚次次不與我,明兒就不問他要了。”
停雲拍了拍腰間荷包,道:“好大一袋,我擱在床邊匣子裡了。”
“那你可願...”觀照道人停了片刻,笑道:“罷了,你早些歇息去吧。”
停雲早習慣自家師傅吞吞吐吐說話半截的,並不追問,轉身跑去了彆處。
初冬時候,山中傍晚光景就開始落霧,點滴瑩白如細碎飛羽,飄飄蕩蕩在林木間。
人站在空曠處,伸手往上,仿佛能抓住成片月光。
觀照道人看著自家徒兒走出門,又往那張寫滿了的杏色紙注目細看,片刻方收來折成書信樣式,著人遞了出去。
兩日後話傳回來,京中禮部郎官謝簡謝氏,確是不錯,幾代人的文官清流,名大過命。
極好的一個人,不是說他品行上乘,而是他名大過命,必然有所掣肘,不到萬不得已,做不出窮凶極惡。
內宅也好,寡母頗有手腕,治家慈厲並濟,婦孺無半點醃臢事,人丁如棋局時所言,一個幼女年方六歲,上下憐愛非常。
若真要謀個去處,謝府是頂好的。
唯一不好的,功名富貴乃是龍潭虎穴,伴君如伴虎,難保哪日謝簡失了君恩,謝家有滅門之禍。
不過這也就是好友間密話,山高怕跌,水深怕溺,大道坦途倒是太平,日日車碾來。
觀照道人輕捏著那一紙回信,宛若拈著個飛蛾在手,稍經用力,就要翅斷身折,一命嗚呼去。
再叫過停雲,觀照道人問:“那老夫人甚是喜歡你,你可願去她府上住些時日?”
“我能去給她唱經了?”停雲驚喜道:“唱哪本,早說我會的。”
“消災不在經文,你願意去,就去些時候。”
“願意願意我願意,昨兒她與我說,她府上有個和我一樣大的小姑娘,最喜歡糖人,就養了個做糖的,日日給她畫。
等我去了,也給我畫上一筐,我能拿些回來的吧。”停雲問。
“能的。”觀照真人點頭。
此事議定,謝老夫人先遣女使傳了話往自家,修行數日,與一個小菩薩有緣,想帶回家中住幾個時日,早些拾掇著來。
等從萬安寺啟程時,觀照道人親自收拾了包裹,看著停雲搶先蹦跳上了馬車,這頭與謝老夫人見禮道:
“她既去時,我不留她,她自回時,尊夫人莫要強留。”
謝老夫人心緒大好,如在京中席麵上風光爽朗,“我若是那行強事的,管叫個丫鬟婆子來這辦了就行,半點不往身上沾。
我與道人站在這,正為著道人你情我願她樂意。”說罷讓女使攙扶上了馬車。
等車輪滾滾去了山下,觀照道人微微歎了口氣回自己觀子,心上掛念,到底不怎麼擔憂。
一來她不知王家事,二來,想著若有不順意,停雲早些回來也是能的。
正如那日某女冠所言,道家不問善緣,隻講因果,有因必有果,救人是因,此行成善是果,若所救之人是奸盜匪強,此行成惡也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