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抬頭一看,怎麼是個年輕的和尚?
“走開!一個小和尚也敢口出狂言給他人解惑?”
道衍和尚笑著說道:“有誌不在年高,無知空活百歲。佛門講究悟性,並非長胡子就是高僧。”
哦?
“這麼說,小和尚你自認為是高僧?”朱棣嗤笑道。
道衍謙虛道:“高僧不敢當。但施主你我年紀相仿,未必不能聊的投機。”
朱棣轉頭看到了一旁的酒樓,“行,索性無事,就當是找個人喝一杯了。和尚,敢不敢隨我上樓吃肉喝酒?”
道衍雙手合十,“叨擾施主了。”
嘿!還是個酒肉和尚?
朱棣到底是出身貴族,並沒有故意戲弄一個出家人,點了三葷三素,一壺素酒一壺烈酒。
“多謝施主照顧。您怎麼不動筷?”
“我沒胃口,你先吃吧。”
道衍和尚念了聲佛號:“施主心有鬱結,憂思傷脾,無心飲食是正常的。”
“不嫌棄的話,可以說於小僧聽聽。”
朱棣想了一下,決定先拋個問題考考對方,看這個小和尚配不配給自己答疑。
“好,我且問你,你對讀書怎麼看?”
讀書?
“讀書當然是好的。書籍是前人智慧的流傳,讀書可以開智。”
朱棣白了一眼,“三歲孩童都知道的答案。”
看著朱棣嫌棄的眼神,道衍和尚笑了,“好,看來施主問的不是這個。莫非是:儘信書不如無書?”
朱棣看著對方的眼睛追問道:“你可認同?”
和尚點了點頭,“認同!文字在書內,智慧在書外。”
朱棣拍案叫絕,“好一句文字在書內,智慧在書外!看來是個聰明的和尚,你有資格給我答疑。”
“可讀過史書?”
道衍和尚點了點頭:“略微讀過一些,但不慎詳細。”
“行,給我講講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的故事。”朱棣滿飲一杯酒,直接點曲。
啥?講故事?
好吧,全看在這頓飯的份上。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勞民傷財卻無一收獲,屢敗屢戰,終於拖垮了大隋……”
朱棣剛吃了一口菜,立刻放下筷子打斷了對方:“停停停,這是老生常談的東西,誰都知道。換個新鮮的,我要聽的是詳細內容。”
詳細的?
道衍和尚撓頭道:“施主,小僧平日裡讀佛經多些,史書接觸的極少,所以不知其中詳細。”
朱棣傻眼了,“等等,你讀的不會是那本曆朝曆代大事記吧?”
道衍和尚點頭,“對呀,施主也讀過?”
朱棣白了一眼:“鬨了半天跟我讀的書一樣啊?那你跟這充什麼博學?就這也敢說自己讀過書?”
額……我這……
“咳咳,施主博學,小僧佩服。論及史書,小僧確實並不擅長。”
朱棣沒好氣道:“沒讀過史書,解不了我的疑惑。算了,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