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四年秋,耗時八個月的江南造船廠終於建成。
太子朱標親自到場主持落成典禮,誰也沒想到,跟在太子身邊的年輕書生才是真正的策劃者。
可典禮這天卻出了亂子,幾名江南商人衝進會場,大喊冤枉!
負責造船的戶部左侍郎郭桓臉色難看,他沒想到千防萬防,還是沒能防住。
太子朱標皺眉問道:“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造船期間發生了冤案?”
郭桓連忙出來答道:“太子殿下恕罪,不是什麼冤案,是一群無理取鬨的不良商人。”
不良商人?
朱標下令道:“放開道路,讓他們過來說話。”
“殿下不可,萬一其中有人心懷不軌……”
“不妨事,孤王身邊很安全。”
很快,七八個鬨事的商人就被押送過來。
太子朱標朗聲說道:“放開他們。孤王是大明太子,爾等冤從何來?”
眾人連忙跪下了,“太子殿下,小人等都是這江南海上行商的百姓,從父輩開始就以私人船隊做著海外貿易。”
“可幾個月前,朝廷下令造大海船,將來要大興海上貿易。我等本以為這次趕上好時候了,朝廷鼓勵海外貿易,那我們出海就更有保障了。”
“可沒想到,好時候沒趕上,反而迎來了滅頂之災。江南下令嚴禁私人出海貿易,違者以通匪之罪抓起來,輕則抄家流放,重則滿門被殺。”
“幾個月來,江南被殺的商賈不下十幾家。”
“求太子殿下為小人做主,我們隻是想求一條活路,從沒想過通匪背叛大明。”
眾人連連磕頭。
朱標很快就弄明白了,這是下麵人為了討好江南造船廠,故意增加的規矩。
“哼!郭桓,可有此事?”
戶部左侍郎郭桓緊張的跪下說:“回稟殿下,朝廷開設海外貿易在即,如果任由百姓自發出海搶生意,那勢必會影響朝廷的大計……”
混賬!
話沒說完,朱標就喝止了。
“誰讓你們自作主張的?國不與民爭利,爾等不知道規矩嗎?”
“他們這些百姓,時代都以海上貿易為生,到了我大明一朝,爾等斷了他們的生路,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朝廷從未有過禁止百姓出海經商的規矩。這件事是誰定下的?誰執行的?孤王會一件件查清楚,所牽涉之人會給受害百姓一個交代!”
這幾個喊冤的商人紛紛磕頭感謝。
朱標朗聲說道:“爾等安心回去,今後大膽的行商,隻要每次行商跟官府報備過,該交的稅款一分不差,朝廷是鼓勵百姓多謀生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