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聽的心中暗罵,這幫人算計的挺好,可你們把我們明軍當泥捏了?燒糧草是嗎?有那麼容易?
一直到會議結束,黃易緩緩退出了偷聽,趁夜潛回明軍大營。
聽完黃易的複述,湯和眼帶殺氣,“哼!圍點打援?故技重施嗎?他們好大的胃口!”
“常茂,你現在就帶人去轉移軍糧,然後把糧倉布置一下,我要他們來得去不得!”
黃易皺眉說道:“湯帥,何不將計就計?讓元兵誤以為我們的糧草被焚呢?這樣等將來援軍一到,看似無力出戰的我們,可以趁勢殺出,給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湯和眼前一亮,“示敵以弱?好計策!”
“好,常茂,布置糧倉的時候,堆些火油之類的東西,到時候讓大火燒的旺一些,讓他們誤以為咱們的糧草沒了。”
常茂拍胸脯說道:“放心吧湯帥,近日我的偽裝大有長進,保證他們瞧不出破綻。”
湯和拍了拍黃易的肩膀:“藥師,你辛苦了。好好休息,這幾日要勞煩你多去探聽些情報了。”
黃易笑著應下,“舉手之勞。”
……
次日傍晚,元兵正麵佯攻,側翼偷襲,實則趁亂派出三千精銳騎兵直撲明軍糧倉。
湯和早有防備,常茂親自領兵防禦,敵人三千精銳中計被圍剿,最後僅有十幾人逃出去。
但明軍這邊也‘損失慘重’,混亂中竟然還是讓元兵得手了,糧草被焚毀一半,湯和當眾對常茂杖責八十!
這出戲讓損兵折將的元宰相乃兒不花信以為真,雖然損失了三千精銳,但總算是有收獲,糧草折半,已經可以讓明軍人心惶惶了。
可有一件事他沒想明白,根據回來的士兵交代,說當日焚燒糧草中計了,就好像明軍早知道我們會派兵偷襲糧倉一樣?
這怎麼可能?莫非是身邊有人投敵?
大明安插了斥候暗樁嗎?
可如果他們早就知道,為何不轉移糧草?白白損失一半糧草,豈不是不值當?
帶著無數疑問,乃兒不花決定略施小計,驗證一下敵人到底有沒有缺糧?
行軍打仗都是埋鍋做飯,軍灶的多少往往能看出許多東西,比如士兵的多少,糧食的多少?
如果明軍開始減配糧食供應,那就會跟著減少鍋灶。
比如一口鍋可以做五個人的飯,你現在減少了糧食供應,那就是一口鍋做十個人的飯,可以省下一口鍋。
為什麼不是一口鍋少做點飯呢?
當然不會,因為行軍打仗,糧草糧草,可不僅僅指的是糧食和草料,燒火做飯的柴火也要計算在內的,萬一遇到陰雨天氣,難道要靠遍地的濕柴做飯嗎?
像這種被困的鏖戰,明軍將領一定是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包括柴火。
乃兒不花決定在白天,明軍正午埋鍋造飯的時候發起一次進攻,然後派人趁亂勘察對麵的鍋灶數目。
巧了,這個計策又被黃易聽到了。
湯和這邊順勢改變對策——減灶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