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想到了當初江南攻打倭寇的一戰,以小見大,逍遙侯的手段鬼神莫測,自己帶人少了是送死,帶人多了……嗨,也未必打的下來。
“罷了,且觀望幾日再說。”
……
在道衍和尚的運作之下,北境出現敵情,有蒙元三萬騎兵過來打秋風,燕王領兵出征草原。
這封戰報送去京城,朝廷和老朱也就不說什麼了。
有太子朱標和馬皇後的保舉,加上沒有了朱允炆,老朱是中意燕王朱棣接位的。這次的事件,燕王朱棣的位置很尷尬,所以老朱本來也不想讓他摻和,這次戰報來的正好。
可計劃沒有變化快,朱棣帶兵出征一個月後,京城來人送信,是魏國公徐輝祖送給燕王妃的。
大致意思就是:我去勸不住你妙雲姐姐,不如你跑一趟,彆讓她往火坑裡跳。
燕王妃徐妙清一直都在擔心,跟朱棣不同,徐妙雲可是自己的親姐姐,如果被朝廷圍剿了,那豈不是要殺頭?
所以這一個月來,燕王妃都很關注關中的消息。
直到這天哥哥徐輝祖來信,擊破了徐妙雲最後的心理防線,她找到軍師道衍和尚,提出要走一趟關中。
道衍和尚苦勸不住,隻能以燕王的名義給朝廷上表一封,然後派了一支千人隊護送,從燕國南下走洛陽入長安。
老朱收到奏折,微微皺眉,心說徐輝祖去了都不行,你一介女流又能如何?
也罷,好歹也是親姊妹,就讓你們再見上一麵吧,朝廷大軍一到,整個關中都是赤地千裡。
大戰在即,函穀關竟然沒有半點防守之意,百姓還是進進出出,似乎壓根不知道朝廷要來攻打一樣。
將門出身的徐妙清很奇怪,難道傳言有假?
“來人止步,函穀關隻許百姓商旅進出,不許領兵過境!”守將派人攔住了徐妙清的車隊。
徐妙清走出馬車,朗聲說道:“我是燕王妃,是關中大都督徐妙雲的親妹妹,煩請通報一聲。”
聽到是燕王妃,函穀關將軍慌忙前來拜見,然後派心腹副將,一路護送去長安。
跟對待徐輝祖不同,徐妙雲親自出城十裡迎接自己的妹妹,姐妹二人三年不見,好好哭了一把。
“姐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跟姐夫蟄伏三年,怎麼一出山就變成了關中大都督?難道你們真的打算自立為王?”
“咱們徐家可是世代忠良,姐姐你不能糊塗啊!”
聽著妹妹的勸解,徐妙雲歎息道:“忠良?爹爹為朱家賣命一輩子,甚至最後拚死救了太子。可你看皇帝是如何對我們的?”
“咱們徐家流的血夠多了,最後卻所托非人。這樣的忠良?不當也罷!”
“我和你姐夫沒想過征服天下,隻想有塊地方安身立命罷了。”
徐妙清臉色一白,“還真讓軍師猜中了,你們鬨這一切都是為了自保。”
軍師?哪位軍師?
“道衍大師姚廣孝呀!”
“嗨,原來是他。那就不奇怪了,夫君說了,他是天下少有的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