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眼前一亮,“你這老小子果然有破敵之計。”
李善長連忙擺手:“不不,以黃易的本事,他不會沒有防備,而且這個辦法需要時間,無法速勝。”
老朱點頭道:“是啊,不能速勝的話,關中百姓就會忘了我大明。不過……這也無妨,成王敗寇,隻要能除掉黃易,久點也值。”
李善長勸道:“陛下聖明。”
“老臣以為,我們不應該跟他硬拚。大明跟關中比,強在國力、人口、物產等等,與其開戰,不如切斷關中的物資供給,然後跟他們耗國力。”
“關中地域有限,物產不豐,如果鹽鐵物資被斷,不需要三年,必定生亂。”
老朱一拍大腿,“對呀!跟北元打仗不就是這樣?切斷他們的商路,逼著他們過來跟我們決戰。”
“等等……如果黃易不再龜縮關中,帶兵出來的話,以他的本事,能不能打到京城來?”
想到那能打五裡的迫擊炮,老朱心裡沒了底。
李善長沉聲說道:“陛下,如果能打出關中,他黃易早就出來了。之所以還未出關,肯定在積蓄實力,所以我們不能讓他正常壯大。”
“退一萬步講,即便是他有本事殺到京城,也比我們圍攻的強。他兵馬有限,如果能調出關中,他的霹靂雷火彈威力大減,我們就可以用計謀了。”
老朱連連點頭:“是這個道理!嗬嗬,薑還是老的辣。善長,有此妙計,為何不早說呢?”
李善長尷尬道:“老臣也是苦思多日才小有心得,再說了,如今我大明士氣正盛,老臣豈能泄氣?”
老朱笑著讓人送走了這個老狐狸,然後召來沐英、傅友德、馮勝商議。
離開的李善長心中冷笑:跟黃易比起來,這位朱皇帝才是真的笑麵虎。等著看吧,給黃易三年時間成長,天下無人可以再戰勝他。你朱家無恩,早晚要敗在他手上。
沒錯,如老朱所說,最了解黃易的正是李善長。他早已算明白了一切。
然後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與其讓朱家這群無恩之輩坐江山,不如讓黃易來。
當然了,如今李善長垂垂老矣,做不做選擇已經不重要了,他已經看不到那一天了。
今日給皇帝出這個計策,表麵上是在幫皇帝,背地裡是在幫關中。隻希望將來黃易做皇帝的時候,能看透今日之計,給我李家留條生路。
奉天殿內,沐英等武將聽完李善長的計策,表情不一。
傅友德、馮勝表示讚同,打仗不宜著急,況且已經敗過一仗,更應該從長計議。再說了,我們二人已經老了,不想再去拚命了。
沐英卻不同意,“陛下,雖然我們沒有破解迫擊炮的對策,但如果封了關中,他們的人出不來,我們的人也進不去。”
“末將已然有了破敵之策,所以不能封鎖。”
老朱驚喜道:“哦?已經有了破敵之策?快快說來。”
沐英自信道:“那就是化整為零,直接潛入關中,等到大戰之時,直接從內部攻破。”
“他黃易很自大,關中大門敞開,揚言兵馬不得靠近函穀關三十裡,但百姓商旅卻絲毫不管。”
“那我們就全都扮成百姓,也不需要進入多少,三五萬就夠。將來我們在函穀關邀戰,滲透進去的人,可以拿下長安城,逼著黃易回防,屆時函穀關不攻自破。”
老朱笑了,“這個計策李善長也提過,但他說黃易不會沒有防備。英兒,你覺得有把握嗎?”
沐英大聲說道:“既然今冬休戰,正好安排人滲透進去,末將親自安排,萬無一失!”
老朱拍板道:“好!那就給你五萬精兵,放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