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您提親迎娶大明郡主,確實是犯了他們的忌諱。”
我這……
天保奴頭皮發麻,心說我也不知道她是郡主呀?再說了,關中不是自立為王了嗎?關你們大明什麼事?出兵也是關中出兵才對。
咳咳……算了吧,關中出兵更完蛋。
“這麼說,現在的情況是?燕王朱棣、江南大明,兩家都要北上攻打我們?”
額……可以這麼說吧。
難怪,難怪他們調兵需要兩個月。
這怎麼整?倘若大明南北合力北上進攻草原,就我們這不足十萬的兵力,肯定擋不住。
“大汗,要不……暫避鋒芒?”
避?往哪裡避?
說的好聽了是暫避鋒芒,其實就是逃跑嘛!
“再等等看,我就不信了,大明都劃江而治了,真的能重歸於好?說不定他們合作不成,半途打起來呢!”
於是又是一個月過去了,南方又有消息傳來,江南江北同時派特使入關中求見逍遙侯。
什麼??
這什麼意思?難不成兩家合作還不夠?這次要拉上關中一起?三家合力進攻草原?
“撤、撤、撤!連夜收拾東西。”天保奴當機立斷,暫避鋒芒!
往哪裡撤?東麵還是西麵?
“東麵是苦寒之地,向西又要跟關中比鄰,咱們向北繞道,去西麵暫避。”
於是就在南北雙方扯皮的時候,天保奴帶著幾萬大軍繞道北麵,向西域之西遁走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江南江北再次同時派人去關中,可不是求援的,而是互相潑臟水的。
“侯爺,我們江南答應出兵,我們川蜀也交付了,現在他們倒好,故意搪塞拖延,壓根就沒有出兵的意思!”
“侯爺,我們剛把糧食運到位,正在集結兵馬,一個月內保證能出兵北伐!”
……
黃易看了一眼,語氣不善的說道:“當初我就說過了,你們都能代表大明,那你就就私下商量吧。我隻看結果,一年之內如果不能滅元,本侯會親自出手,不再勞煩二位大駕。”
“行了回去吧,不用再找我解釋了,我隻看事實。”
又拖了一個月,江南實在沒什麼好借口了。
巧了,多年不見的海上倭寇犯邊,這讓京城文武眼前一亮,對呀,還可以借寇養兵呀!
於是又有了一個借口:海外倭寇來犯,我們必須先滅了倭寇,然後才能北上伐元。
這把燕王朱棣給氣得差點吐血,跟我玩這套是吧?
如果不是擔心關中出兵,就憑你占了川蜀一事,我已經揮兵過河了。
終於又過了兩個月,眼看就再次入冬了,倭寇之患終於平息,此時北方傳來消息,草原王庭大舉搬遷,一個月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啥玩意兒?跑了?
燕王朱棣吐了血,天殺的天保奴,你特麼的骨氣呢?
江南秦王朱樉等人彈冠相慶,天佑大明啊!
可也有人表示,北元遁逃,解了我們一時的為難,但也給燕王帶來了好處。
從此以後,草原就是他的後花園,再無後顧之憂,將來可以一心對付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