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泰漲紅了臉,忍不住看向了旁邊的夏元吉,意思是你倒是說句話呀?咱倆現在是一條線上的。
夏元吉聳了聳肩,“我做不了主,燕王還沒回信。”
我這……
“不是,呂長史,誰也不敢真的不拿百姓當人。您誤會了。”
“我們秦王殿下的意思,是關中越過我們招工,一來不合適,二來也麻煩。”
“不如直接跟我們對接,我們幫你們招工、管理、保證工程進度,能幫關中省下一部分成本,我們也能賺點辛苦錢,百姓們也能多個吃飯的地方。”
“這樣一箭三雕,皆大歡喜。”
“這就是買賣,我們不想打仗。”
“可談買賣您這個條件太低了,我們承受不了,百姓也承受不了,最後耽誤的還是關中的大事,得不償失嘛!”
呂秀才強忍住不笑,心說還真是利字當頭,當彆人想掙錢的時候,他自己會勸自己。
冷哼一聲,呂秀才臉色稍霽,“要這麼說……那我們回去再商量商量?”
齊泰慌了,“我的呂大人,時間不等人,要不就今日定好吧,我們真的耽誤不起。”
“這樣,我提個條件如何?一日三餐不變,工錢降低為十文。但無論是糧草還是錢財,都要先撥付到我們手上,由我們下發給百姓。”
這個在齊泰來之前,江南就有過商議的,工錢三十文、最低二十文,將來以徭役的名義組織十萬工人參與。按照每人每天二十文來算,十萬人的工錢,一天就是二百萬錢。
一千文是一兩銀子,二百萬錢就是兩千兩,一天!
這條路如果修個兩年時間,妥妥的巨款。
再加上糧草方麵,一日三餐的糧草,扣下部分,改成一日兩餐。頓頓白麵改成雜糧混合麵。
如此一來糧草也能省下一大筆,兩年下來積攢的糧草,足夠打一場大仗了。
不得不說,江南算計的很好,是真的沒拿百姓當人,純粹當發財工具,圈養的牛馬。
但看到關中開出的條件,齊泰怕了,他害怕二十文關中也不會答應,所以直接把工錢降低為十文。
呂秀才眉頭緊皺,“十文?不行,我這裡最多能保證一日三餐,工錢就算了。”
“我們可調查過,大明很多地方還吃不飽呢,一天隻能吃一頓飯。修路保證一日三餐能吃飽,不愁招不到人。”
齊泰勸道:“呂大人,侯爺仁心濟世,天下誰人不知?百姓辛苦出門賣力氣,總不能隻為了有口吃的吧?好歹讓他們賺幾文錢,修路兩年攢點錢,回去也能蓋房子置地,改善一下生活不是?”
哦……現在又改為幫百姓說話了?
看拿捏的差不多了,呂秀才終於點頭答應下來,“好吧,終歸大家是為了合作來的。十文就十文吧。”
“不過要等上三個月,我們現在停止招工,但已經招到工地的百姓,我們也不能趕人走吧?”
“為了保證關中的聲譽,我們劃定三個月的工期,讓他們乾完這三個月就回去。下一階段再招工,我們才可以跟大明朝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