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一副悲天憫人的表情,仰頭看向門外,“唉……造孽啊,來下苦力的都是些窮苦百姓,若不是為了關中大計,若不是為了給你小子支招,我何至於如此不擇手段?”
“好歹我也是讀過聖賢書的秀才,愧對聖人祖師爺。”
老白推了他一下,“行了,彆裝了,走走走,我請你喝酒!”
……
大都督府,結束了地方曆練的燕王世子朱高熾回來了,這一趟關中之行,雖然不是跟在黃易身邊耳提麵命,但各種收獲實比拜師學藝更大。
從小到大,他都住在王府,接觸的是父王和文武大臣,看問題從來都是從上往下看。即便是在城裡接觸過百姓,也隻是隻言片語做買賣罷了。
可此次卻不同,關中遊學一年時間,從村長助理到縣令助理,再到知府助理,一級一級,朱高熾看到了不同的景色,見識到了百姓視角,懂得了四個字:黎民百姓!
甚至無師自通的領悟到關中朝野的運行規則,進而不由得對那位大姨夫心生敬佩。
麵對大姨徐妙雲的考校詢問,朱高熾對答如流,甚至還能針砭時弊的提出一些個人見解,這讓徐妙雲連連點頭,好孩子,未來一定是個治國能手,宰相之才。
若是能當皇帝,一定是位合格的仁君。
“大姨,姨夫,來關中求學一年了,高熾一直在外麵奔波,甚至沒來得及給父母寫書信。想跟二位告個假,回去看看父母。”
徐妙雲慈愛的點頭道:“傻孩子,說什麼告假,大姨這裡不是學堂,是你第二個家。”
“你隨時可以過來,也隨時可以回去,關中隨時歡迎你。”
朱高熾感動的差點落下淚來。
黃易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當年的小胖墩終於長大了,這一年的表現我跟你大姨都看到了,是個男子漢。”
“回去以後你父王肯定要考校你的學問,可彆實心眼什麼都說。”
旁邊的老二朱高煦不解道:“姨夫,為什麼?瞞著父王不好吧?”
老三朱高燧小聲說道:“可能是怕父王偷學。”
黃易哈哈大笑道:“偏你們兩個小子心眼兒多。”
“你們兩個學的東西倒是無妨,但你們大哥學的是治國之術。但治國也有地域之分,大明跟關中製度不同,管理模式就應該有所權變。”
“這裡麵沒有誰對誰錯,隻有利益分配的角度不同。”
“你們都看到關中富裕,就覺得關中是對的,但如果在大明照搬關中這一套,將會寸步難行。”
“甚至這裡的規矩和做法,在大明看來就是歪理邪說,不被認同、不被理解,甚至不被接納。”
“少說話就少挨罵,懂了嗎?”
朱高熾能聽懂,可另外兩個小子就未必了。
“大姨,姨夫,雄英大哥能跟我們一起回去看看嗎?”老三朱高燧咬著手指問道。
黃易笑著說道:“雄英剛從書院畢業,正準備給他派個官職用場呢,他跟你們可不一樣,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朱高燧有些失望,旁邊的朱高熾開口勸道:“姨夫,不如就讓雄英大哥跟我們回去一趟吧,多年不見了,估計父王一定很想他。”
“而且……聽說雄英大哥因為餘毒難除,身體一直不好,也許這一麵就是唯一的一麵了。”
徐妙雲最見不得這個,點頭答應下來,“好吧,那你們一路要照顧好他。我派你們王不留師兄護送你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