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當然要命!”
眾人七嘴八舌的吵起來,傅友德當機立斷,“傳令,放棄一切輜重,立刻拔營撤退!”
“傅帥,不要糧草輜重,咱們吃什麼?”
傅友德沉吟道:“他們隻有三萬人,我們十萬人,人數占優。以本帥之意,每一萬人做一隊,共分成十支隊伍分散逃命,然後半途你們再分散成千人隊……就這樣化整為零,看他們如何追擊?”
“至於糧草問題,沒辦法了,隻能路上各自想辦法,實在不行,半路吃百姓一頓也沒什麼,反正這裡是燕王治下。”
眾人眼前一亮,“有理!化整為零,大家直接四散奔逃,最後京城彙合。他們這區區三萬人,如果分兵追擊,咱們敢直接來個反殺!”
好,就這麼辦!
……
老白這邊早已經整理好隊伍,就等著敵人逃命呢。
“將軍,敵人拋下了輜重,隻帶上人馬分散逃命了,十萬大軍分成了十隊,每隊一萬兵馬。”
白展堂撫掌大讚:“好,傅友德不愧是名將。傳令,我們也分兵,三千人為一個炮兵營,分頭追擊,記住,貓捉老鼠,隻追殺,不擾民。”
“將軍,如果他們繼續分兵呢?”
“如果一萬人再分成千人隊?那我們就各個擊破。咱們不能分兵,一旦分的太少,容易被人反殺。切記,追殺的要義在追,隻要一路能追上即可,不在乎殺多少敵人,安全第一。千萬不可擾民!”
“得令!”
三萬人,一千二百門迫擊炮,炮彈無數,猶如虎入羊群般追殺而去,聲勢之浩大,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二十萬呢。
“對了,傅友德在哪一路?本將親自領兵去追!”
白展堂領兵三千緊追不舍,追上之後並不放炮,反而命人齊聲大喊:“活捉傅友德……”
這是在給傅友德發信號,意思是你可彆真回去了,我們要活捉你。
剛開始傅友德還不敢信,但幾天後,看看自己身邊這一萬人似乎並沒有傷亡,他終於想明白了,白將軍就是在演戲呢。
雙方這麼一追一逃,苦的不是這十三萬兵馬,而是被驚擾的百姓。
因為是分兵十路四散而逃,所以河南、山東、安徽等地,全都受到了波及,幾乎涵蓋了整個黃河以南、長江以北。
百姓們怨聲載道,這哪裡是兵?分明就是匪!
可不是嘛,十萬大軍不帶糧草,逃命至少半個月,路上吃什麼?當然是就食於敵!反正江北是燕王的地盤,也算是敵。
若是尋常的山賊土匪搶糧食,百姓還能去城裡報信,請官兵剿匪。但這是江南的兵馬,儘管每個城池都要駐防的兵馬,但他們哪裡敢出兵剿江南這些正規軍?要知道燕王都被打的龜縮不出了,指不定哪天我們就要歸順江南的。
於是乎,所有人都默認了官兵搶糧,百姓們哭天搶地的罵大明無道!
為什麼不罵關中呢?他們可是也有三萬人在後麵追殺呢,而且他們也沒帶糧草。
那是因為老白下令,我們不帶糧草,每人帶十兩銀子,沿途跟百姓購買糧食,一個月十兩銀子的夥食費,那可是高標準,不花完不準回來。
要知道這個年代,二兩銀子就夠一家三口吃喝一個月的。所以十兩銀子絕對是高標準。
前麵是大明兵馬縱兵搶糧,後麵是關中兵馬高價買糧,而且人家還無償幫我們剿滅搶糧的匪兵,簡直就是活菩薩。
百姓們一邊罵大明,一邊歌頌關中仁義之師!
這就是黃易定下的劇本,進一步降低大明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