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錦衣衛來到黃子澄家的時候,黃子澄已經在書房上吊自儘,書桌上放著兩份奏折,此時算是遺折了。
其中一份是認罪伏法的供狀,聲稱自己鬼迷心竅,暗中投靠了關中逍遙侯,並且幫逍遙侯偷著運銀子,長安錢莊有五千萬兩存銀,都是經自己一手運出去的。
反正自己是活不成了,不如多認點,背債人嘛,一千萬也是背,五千萬也是背,當然要背大的。想必也能青史留惡名了。
另外一份奏折,則是懇求秦王給黃家留一個傳宗接代的後人,同時他還給秦王朱樉出了一條‘妙計’!
現而今,江南大明朝廷一文錢都沒有,彆說應急救災了,下個月給官員發俸祿都犯愁,這才是要命的大事。
但銀子從何而來?
總不能把城裡的大戶們都掠奪一遍吧?
於是黃子澄臨終之前獻上了一條毒計:照貓畫虎!效仿長安錢莊的做法,朝廷也開錢莊。
區彆就是長安錢莊隻做權貴的大筆買賣,一千兩銀子起步。
我們江南朝廷如果開設錢莊,可以隻平民買賣,哪怕一文錢也可以過來存上。
天下百姓是權貴的五十倍,哪怕一人存一兩銀子,也足夠堆滿江南朝廷的國庫了。
細細看完黃子澄的奏折,老朱父子點了點頭,“雖然此計乃是飲鴆止渴的毒計,但眼下內憂外患,一個不好就是亡國之勢。毒計未嘗不可一用!”
秦王朱樉歎息道:“父皇,黃子澄所請,兒臣想準了他,此人對我大明忠誠毋庸置疑。”
老朱點頭道:“嗯,留下他三歲的幼子,收養入宮中,不可讓外人知曉。”
“至於黃家其他人……誅他九族,昭告天下!”
“對了,再把戲做真些,就說他黃子澄跟逍遙侯黃易乃是本家近親,因此暗地裡投效,準備裡應外合出賣大明。”
什麼??
九族?
“父皇,是不是太嚴苛了些?”
老朱冷哼一聲:“黃子澄這幾年擔任大明宰相,他的親朋故舊非富即貴,誅殺他的九族,非是因為他們有罪,而是朝廷需要一筆救急的銀子,懂嗎?”
這個……
朱樉恍然大悟,忍不住稱讚老爹高明。
至於這樣做會死多少人?甚至多少群人?無所謂,反正都不姓朱。
次日,黃子澄是關中暗樁的消息事發,一時間整個京城為之嘩然!
太卑鄙了,逍遙侯太卑鄙了,說什麼開長安錢莊幫大家賺錢,沒想到卻是為了套我們的錢?
難怪當日朝會上,就這個黃子澄跳腳的支持,說什麼銀子不出江南,我們就能穩賺不賠,鬨了半天,他跟逍遙侯黃易是一家的?呸!姓黃的沒一個好東西。
隨著黃子澄認罪書的公布,還有他的滿門抄斬,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