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換位思考一下,鄭沂大概率會選擇留下,傻缺才跟著你落魄的大明背井離鄉去逃難呢。
雖然鄭沂是大明的戶部尚書,身居高位,大明亡了對他沒好處。但可不要忘了,憑著跟逍遙侯那點香火情,誰敢為難他?
再加上他是個宰相之才,如果願意投靠關中,將來肯定會受到重用,即便不在關中當戶部尚書,也能混個封疆大吏。
想明白了這些,朱樉心中沒了底氣。
巧了,皇帝主動登門看望臣子,朱樉為了表示誠意,攔下了門房和管家的通報,自己一人隨和的走進了尚書府邸。
正好聽到了鄭沂夫妻的爭吵。
大意是鄭夫人看到大明日落西山,想要勸解丈夫投奔關中,儘早投奔還能博個頭彩,將來更容易混上去。
但鄭沂卻有著自己的原則,身為大明宰相,豈能做那背主之臣?不僅丟自己的臉,還丟恩師李善長的臉。
皇帝朱樉聽得暗暗點頭,果然是自己看中的人才,忠心至此足矣。
“夫君,逍遙侯也算你半個師父,你不如學著徐家那樣,辭官歸隱,等將來關中一統天下再複出,師父還能不用你這個高徒嗎?”鄭夫人想耍個小聰明。
鄭沂擺手道:“夫人彆勸了,為夫心裡那關過不去。再說了,我是韓國公李善長的關門弟子,隻是受過逍遙侯的指點之恩,人家高徒無數,哪裡缺我一個?”
“現在我們看關中要贏,就主動貼上去獻媚,反而讓人家瞧不起。”
“聽說過夏元吉嗎?逍遙侯的大弟子,北方燕王府軍師姚廣孝之下首席謀臣,他寧願辭官一直歸隱,也不願改投關中,這就是氣節。”
“逍遙侯大弟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我這個無名之輩?”
這時皇帝朱樉撫掌大讚,“說的好!依朕看,鄭尚書無論是才情還是氣節,絲毫不輸逍遙侯大弟子夏元吉。”
皇上?
鄭沂夫婦連忙行禮拜見,甚至瞪了門房和管家一眼,為何不通報?
幸虧剛才沒說什麼出格的話,否則此時焉有命在?
朱樉擺手道:“不必多禮,是朕不讓他們通報的。今日過來是像跟鄭愛卿商量些事情,原本朕心中還沒底,剛才聽了你們的對話,朕覺得今日來對了。”
鄭沂連道不敢,“陛下請客廳用茶。”
鄭夫人親自去烹茶。
朱樉搖頭說道:“不忙,朕想跟愛卿私下裡聊聊。”
這個……
鄭沂很詫異,找我單聊,完全可以召我入宮呀,怎麼來我家?
於是他把朱樉帶到了書房,並且揮退了所有下人,包括鄭夫人都不準靠近。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不是吩咐,是有求於你。”
“臣不敢!”
“實不相瞞,恐怕愛卿也看到了,大明日薄西山,恐怕這江南之地也保不住了。”朱樉把南遷的計劃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