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眾人熱議片刻,稍稍安靜之後,黃易朗聲說道:“方先生,忠君之害剛才已經論過。愛國之錯位,剛才也論過。”
“忠君愛國本意是好的,但千百年來卻被皇權曲解利用,以至於成了圈禁百姓的牢籠。現而今天下沒了皇帝,宰相又不能世襲,這樣的口號,我們還要繼續傳承沿用嗎?”
方孝孺尷尬的行禮道:“多謝侯爺指點,時移世易,是方某以往固執己見了,規矩應該適應當下而設,不應該一味因循守舊故步自封。”
不少人紛紛出來喝彩,為方孝孺叫好,方博士說的對!
還有人喊著支持侯爺,這樣坑害百姓的口號,自然是要摒棄的。
黃易笑著擺了擺手,示意方孝孺回去就坐,自己也回到了位置上。
“諸位,規矩適應當下這是其一,而我們需要訂立的新規,更應該為後人創造出更好的未來。”
“規矩不能是為了我們這幫人穩固地位,而是應該為天下百姓謀福祉,脫了這身官衣,我們大家都是百姓。三代以後,我們的許多兒孫也都是百姓。”
“所以從今日起,我們要摒棄世襲罔替的想法。”
“世上有一個人想世襲罔替,旁人都想世襲罔替。若有一家世世代代富貴,不用乾活就能享樂,那是在吸百姓的血汗,這不僅是朝廷的蛀蟲,更是天下的蛀蟲。”
“再粗壯的大樹,也經不住蛀蟲世代的啃噬。哪怕強大如當下的關中也一樣,這是自掘墳墓。”
聽著逍遙侯的話,在場之人紛紛點頭。
但不用抬眼去看就知道,這裡麵八成之人都希望自己家裡世襲罔替的富貴。
爵位、官職不能世襲罔替,沒關係,隻要我們代代不受窮就行,可以讓我們的後人代代出人才做官。
想到這裡,黃易突然笑了,“不做蛀蟲,從我黃易一家做起。從今日起,我黃易卸任逍遙侯之位,會去長安書院擔任院長一職,專心做一名教書先生。”
“夫人徐妙雲放棄平安公主爵位、卸任關中大都督一職,將來會開一家醫館行醫謀生。”
“女兒黃蓉放棄長安公主爵位,現任職江北都督,未來能不能繼續做官,看百姓對她的評價。”
什麼???
這怎麼行?
全場嘩然,除了黃易的一眾弟子,這是大家商量好的,提前都知道。
幾乎所有人都站出來表忠心,意思是侯爺一家為平天下做了太多功勞,豈能功成身退呢?哪怕不世襲罔替,但給你們三位開個特例,隻一世富貴也行啊,要不然我們多過意不去?
笑著起身按下喧鬨的眾人,黃易蘊含著內力朗聲道:“諸位,隻有以身作則,才能服眾,才能鎮壓後世野心家的邪念。”
“任何特例都不能開,否則我們開過先例,後世就有破綻可循,就會放棄公平的原則。”
“在下感謝諸位的好意,隻要你們彆在背後罵我絕了你們的後路就行。”
“要知道從我開始放棄一切世襲罔替的功名利祿,甘願做個普通百姓自食其力,意味著你們、你們的後人將來一樣得如此,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若不是我黃易吃飯砸鍋,也許你們的後人有機會世襲罔替封候拜將呢?”
不少人哄笑起來,以關中學子為首的新銳派官員站出來表示支持,大力讚揚侯爺大公無私。
至於江北、江南的許多官員,雖然喊的口號一樣,但卻違心許多。這幫人是真的在內心裡罵娘,你做好人,卻斷了我們的後路,真不是東西!
其實在黃易內心裡,如果不是天下識字之人太欠缺,真不想用這幫前朝舊臣。倒不是說這幫人心懷舊主,也不是說十惡不赦的貪官,而是他們的思想太封建,看百姓的眼神不對,仍然帶有三教九流的等級觀念。
所以將來朝廷會逐步淘汰這幫人,免得留下帶壞下一代。
等到眾人重新平複,黃易平和的講了一個故事:“昨日有人曾問我,為什麼不做皇帝?潑天富貴唾手可得,為什麼不要?你辛辛苦苦起兵趕走了大明,不就是為了做皇帝嗎?”
“你逍遙侯黃易不要,就沒想過你的後人不要嗎?人活著,誰不是為了子孫後代?等著看吧,你的後人會罵你老糊塗的。”
聽到這個,徐輝祖尷尬的端起茶杯掩飾。
他是幫外甥女小蓉兒抱不平,甚至想催妹妹再給逍遙侯生個兒子的。要不然他也不敢頂撞黃易。
全場的關注點都在黃易身上,可沒人注意到徐輝祖的尷尬。
“其實這個問題,當初洪武皇帝來長安的時候,也問過我。”
“眾所周知,我黃易早年遊曆,後來攜妻女回到京城,也曾一心效忠朝廷的,先太子朱標與我是摯友,洪武皇帝和皇後收我為義子,視如己出,一眾皇子見麵也要叫我一聲兄長。”
“可最後為什麼鬨成了這樣?民間傳言說是因為秦王朱樉在長安一事,當時秦王朱樉抓我下獄,屈打成招,險死還生,由此雙方生出仇怨嫌隙。”
“最後皇帝選擇了親兒子,放棄了義子。”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個好像不是民間傳言吧,大家都知道,這就是事實呀。
黃易哈哈大笑道:“倘若僅僅如此,我何必大費周章躲藏十年謀劃推翻大明?以我天下第一的身手,皇宮大內來去自如,早就可以殺了那作惡的秦王朱樉,甚至弑君屠龍也不用假手於人。哪怕殺了一眾皇室,我也能逍遙天下。”
這麼厲害?
大部分人不相信,因為沒見過侯爺的武藝。
但也有人點頭讚道:沒錯,且不說侯爺的武藝,單說他發明的迫擊炮,不需要炮營,隻需要一人一門炮,潛入皇宮附近來幾下,就能把皇宮炸了。
“這個問題我回答過洪武皇帝,推翻大明的念頭,是從他當年親口說出了那句:天下是大明的,大明是朱家的。”
“從這一刻開始,我就知道,他跟前麵世世代代那些皇帝沒任何區彆,口口聲聲喊著為國為民,實則還是把百姓看做養活朱家子孫的牛馬。”
“這樣的朝廷不值得我擁護,這樣的君王不值得我追隨。於是我放棄了一切跟大明朱家重歸於好的幻想,決心親手打造一個人人平等、沒有皇帝、沒有欺壓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