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真香的巨鱷們_美利堅財富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美利堅財富之路 > 第168章:真香的巨鱷們

第168章:真香的巨鱷們(1 / 2)

盎薩人的雙標,在全球都是有名的。

但在他們自己內部,他們並不這麼覺得。

此刻眾多雲集的巨鱷們,麵對咄咄逼人的亞伯。

麵對亞伯這種理所當然的態度。

一時間,他們竟然有些無言以對。

按照亞伯的這種強詞說理。

他說的確實沒錯。

四大投行每年營業收入高達三四百億美元,和他們市值相比都相差不大。

但投資利潤,連史密斯資本的一半都沒有。

這主要是因為投行們的投資,並不是每次都能盈利。

按照他這種說辭,就連鼎鼎大名的「華爾街鬥牛犬」理查德·福爾德。

也找不到什麼好的反駁的理由。

和華夏人不同,華夏人喜歡做事留一步,日後好相見。

盎薩人的行事風格就是趁你病要你命。

我強我有理。

趁著這些人,不知道應該怎麼在言語上反擊自己的時候。

亞伯開口了。

「就按照這個比例。」亞伯笑著說:

「有興趣的先生,稍後可以來找我談一談。沒興趣的先生,我們也不勉強。」

「在這之後,史密斯資本的私募,也會一如既往的向各位開放~」

「希爾頓今天晚上準備的食物還有酒水很不錯。還有瑪歌酒莊的乾紅,我覺得口味棒極了。」

「各位可以試一試~」

說完了以後,亞伯也不給他們反駁的機會,笑著便直接離開了。

他一走,理查德·福爾德便有些氣衝衝的說:

「這個價格太過分!五千億美元?他也真敢想!」

其他三大投行的總裁沒說話,但他們也在點頭好像在讚同理查德·福爾德的話。

五千億美元市值?

全美國現在市值最大的公司通用電氣,股價也才接近六千億美元。

可人家通用電氣曆史悠久,從愛迪生時代到現在都有上百年了。

更有無數的科學技術專利,大量子公司,在這個國家是科技柱石一般的存在。

這樣的龐然大物,它還是個上市公司。

它的市值,如今也就五千多億美元。

今晚一直都沒怎麼說話,大權有著旁落跡象的美林證券首席執行官,戴維·科曼斯基悠悠開口道:

「史密斯先生或許隻是不想接受彆人進入史密斯資本。他乾脆開出這麼一個我們無法接受的價格。」

戴維·科曼斯基的這個說法,頓時成為再場眾人最接受的一種可能性。

「確實非常過分。」菲利普·珀塞爾明確地道:「摩艮史丹利宣布,不再對入股史密斯資本感興趣!」

「高盛也一樣!」保爾森說。

雷曼兄弟和美林證券沒說話,可兩位CEO也在旁邊配合點頭。

看上去今天晚上的資本巨鱷中。

因為亞伯剛才誇張離譜的報價。

四大投行,統一給出了拒絕的回答。

巨鱷們有很多人看向巴菲特,後者笑了笑。

「史密斯先生的這個價格太離譜了。可口可樂才1500億美元的市值。」

巴菲特說:「我並不覺得現在的史密斯資本,能夠比可口可樂更有價值。」

巴菲特的這一說法,再次得到了這個小圈子裡,很多人的連連點頭。

一時間,大鱷們都開始在言語上,討伐亞伯·史密斯與史密斯資本起來。

那個樣子,看上去沒人再對入股史密斯資本

有興趣了。

就連隻是過來湊熱鬨的喬治,也悄悄的對自己家族的私人投資經理史蒂夫說道:

「原本我也有興趣入股史密斯資本。但現在這個價格太貴了。」

入股太貴了,喬治覺得沒必要了。

但是他覺得,史密斯資本的私募還是可以買一買的。

他數學不大好,可是283.9%的收益,他還是知道怎麼算的。

史蒂文點點頭,也覺得老板說的有道理。

在場眾人之中。

沒有太多表示的,也就德克薩斯財團的兩個人。

還有摩艮與洛克菲勒的兩位老人。

另一邊。

離開眾鱷雲集圈子的亞伯,卻並不認為自己剛才的報價太高。

他對自己,確切的說是對自己的「天賦」有這份自信。

他覺得有自己充當投資經理,有自己這份「天賦」。

就值這個價!

至於華爾街認不認同,那是華爾街的問題。

離開那些巨頭之後,亞伯重新找到了大衛·梅隆。

在後者有些驚訝的眼神中,亞伯提出道:

「大衛,你覺得我們再組建幾個基金公司的話,認購的人會多嗎?」

這方麵的內容,在今天開始前。

他可沒有對大衛這麼說過。

這正是大衛驚訝的原因。

但他現在一說,大衛也是幾乎不假思索道變道:

「完全沒有問題~BOSS,你沒看到我剛才下來,就被他們堵死了。很多人當場開支票,想要加入我們。」

有著那麼誇張的回報數據擺在那裡。

又有現場那麼多華爾街的巨鱷對此保持沉默。

這印證了史密斯資本並沒有說謊,人家就是這麼厲害。

創造了這樣的奇跡。

今晚上參加酒會的客人,又幾乎全都是高淨值人士。

這些人有錢,平時他們都需要理財經理。

很多人的錢,除了交給私人獨立投資理財顧問之外。

一般都投在了投行,和那些證券公司裡麵。

如今史密斯資本,不知道要比這些公司強幾倍。

那為什麼不把錢,投給最強的史密斯資本?

兩個半月,289.3%的投資回報率。

這種收益率,要去哪裡找?

其實亞伯也知道,財帛動人心。

那麼高的投資回報率,這麼誇張的利潤率。

現場不可能沒有人動心,剛才那番話也就是個開場白。

聽到大衛這樣確認的回答以後,他微笑道:「那麼我們就再開幾家基金公司吧!」

在美國,華夏人所更熟知的私募基金類型。

在美國的相關法律上,叫。因為它是根下31這個法條而來。

美國的私募基金,它本質是一個私人公司。

投資人認購的,其實是它發行的股份。

像一期史密斯基金,隻是個通俗說法。

在法律上,它其實要叫「史密斯資本一號公司」。

總股本30億美元,出資人出資認購。

投資顧問、管理團隊則是史密斯資本。

比起上市公司,它的監管和披露要求少些。

但對於募資,則有更嚴格的要求。

比如投資人不能超過100個,要針對特定人群。

不能IPO,每個出資人必須是合格投資人,對出資人是有要求的。

即被管理資產不低於100萬美元,或者該投資人淨資產不低於210萬。

華夏那邊,基本照著學了美國這套。

因為要針對特定人群募資,所以在天朝叫「私募」基金。

與「公募」基金的概念對應。

華夏那邊的公募基金,更像美國「共同基金」的概念。

就是華夏叫公募基金,在美國叫共同基金的意思。

按照美國規定,要購買私募基金的LP。

必須滿足兩個要求中的一個,就是上麵那個要麼投資額超過一百萬美元,要麼個人淨資產超過210萬美元。

共同基金就沒有這種要求,公眾可以10,20塊小份額的買。

與私募基金不同。

在美國,共同基金的投資策略是比較被動的。

一般就隻跟蹤一個指數,或者在指數上做些權重偏好,所謂指數增強。

像彼得·林奇那種在富達時掌管的主動型公募很少了。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

因為流動性好,低費率的優勢,ETF快速興起。

共同基金這塊業務也大不如前。

美國這邊的共同基金方麵的監管與要求,比華夏那邊還要嚴厲。

更重要的是,美國那些共同基金,它們嚴格來說才是這個國家經濟上真正的壓艙石。

在美國,規模超過萬億美元的共同資金,數量超過十五個!

數千億美元規模的共同基金,更是有三四十個。

美國有超過40%的家庭,手上持有各種投資的基金。

最有錢的那一小撮,他們玩的是私募。

但大部分的中產和過得去的家庭,他們投的是共同基金。


最新小说: 穿成惡女,搬空全京揣孕肚去流放 愛在手心裡 重生之我為書狂 奧特曼:宇宙超人,睜開眼睛 三腳貓功夫闖天下 星穹神墟 四合院:老婆何雨水,妻嫂許大茂 重生之千麵影帝 暗香 從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