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艾倫·貝克說的這些以外。
在稍後,亞伯也拿到了顧問團給他整理的一些F1資料。
資料中,艾倫·貝克把F1十一支車隊去年的費用列了一遍。
&0年,排名第一的法拉利車隊,全年開銷大約是1.6億美元(不包含引擎開銷)。
有了舒馬赫的法拉利車隊,可以說是一支標準的前三車隊。
也是去年開銷最大的車隊。
排在第九的威廉姆斯車隊,去年一年的開銷是0.855億美元。
另外法拉利車手舒馬赫的薪水,目前是F1車手中最高的,年薪大約3500萬美元。
而F1車手中薪資最低的是豐田車隊的賽車手,為50萬美元。
除了這些日常開支開銷以外。
還有更費錢的車輛維護,車輛研發,還有F1車輛生產的錢。
一輛F1法拉利賽車,其造價差不多要100萬英鎊。
其中以引擎、變速箱、車身及電子係統的造價最為昂貴。
另外一輛F1賽車一次的比賽,需要21個人來共同完成。
通常花6到12秒來為賽車加油及換胎。以F1車隊的水準來說,透過團隊的合作可在7秒內完成換胎並加滿六十公升的汽油。
這些人員和配件的消耗也是驚人的。
一次比賽跑完,光是輪胎的費用,有時候就要高達數萬美元。
最後的最後,玩F1賽車隊,還有一個最費錢的玩意兒。
那就是對賽車的研發,這裡麵的投入更加誇張。
像1998年,邁凱輪車隊光是賽車研發費用的經費,便達到了7500萬美元。
一個車隊一年參加的比賽是20站。
要是算上這研發的費用,照這個這樣算下來,一輛F1賽車的造價就更誇張了。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背後有著大型車企的賽車隊,會在未來越來越變成主流的原因。
因為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前那種小作坊式的賽車研發,已經難以支撐賽車技術的前進了。
背靠大車企,有更強大的科研實力支持,才能讓賽車更加先進,在跑道上更有優勢。
這也是為什麼法拉利長期以來,在F1比賽裡都能排到前列的原因。
除了有錢敢花錢以外,它的賽車的機械技術,確實也很強。
人家再怎麼說,也是這個星球銷量最好的超級跑車,絕大部分人心目中的第一跑車。
彆提布加迪威龍。
在很多人眼中,那就是一個奢侈超豪華級彆的汽車型玩具。
從影響力,或者銷量,或者其他方麵,它都是比不過法拉利或者蘭博基尼的。
它也就隻能靠著大眾的技術實力,憑借著「最貴」、「最快」這兩個頭銜在跑車裡混。
看完了這些資料以後。亞伯也對養一隻F1賽車車隊的費用,有了大概的概念。
不算研發費用的話,差不多一隻F1方程式車隊一年的花費,大概要1億到1.5億美元左右。
這裡麵不算研發費用,算研發費用的話,就沒有上限了。
想到這裡,亞伯知道自己估計要搞一個賽車研究室了。
這個倒比較簡單,歐洲那邊有很多現成的人員和專家。
像飛劍車隊和普羅斯特這方麵的研發團隊,就可以直接弄過來。
哪怕它們有點落後,但也有一定的基礎,可以節省基礎的研發。
還有在發動機方麵,F1賽車設計的技術含量雖然更高。
但是因為不
考慮量產,不考慮成本的原因。
生產一輛F1賽車的難度,是比從頭到尾打造一輛可以在市場上大賣的普通汽車要低的多的。
因為生產普通汽車,考慮的是如何用最低的價格,把看起來最漂亮,並且最好開,功能最多的汽車給生產出來。
&賽車除了必要的駕駛員維生設備以外,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快。
吖的汽車車身上連空調都沒有,連引擎差不多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研究它們,隻要肯燒錢,很短時間內就能出結果。
還有美國國內,也不是沒有汽車公司。
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兩個集團,發動機技術實力還是有的。
亞伯的想法,就是將普羅斯特和飛劍車隊的科研團隊,直接弄到美國來。
再想辦法在美國本土兩個汽車集團裡,找一些專門研究發動機的專家。
最終組建成自己的F1方程式科研團隊。
這個科研團隊,今年估計是用不上了。
今年的F1美國站還有半個來月,就要舉行了。
這個絕對趕不上。
今年這個賽季,整個車隊要是能買到手的話,大概率也隻能擺爛。
能不能獲得名次,那已經是明年的事情了。
亞伯已經在心裡想好了。
要是能順利買下這兩隻車隊的話。
他會把其中一隻取名為「特斯拉車隊」。
這隻車隊直接讓「特斯拉」公司去養。
爭取在幾年內出好的名次,能夠在全球有一定的名聲。
那樣子一來,等以後特斯拉的電動汽車上市的時候。
也可以在廣告語中,多添加一些「F1血統」、「方程式賽車DNA」。
等到未來電動車方程式出現,那特斯拉車隊可以直接引領潮流,成為F1最靚的仔。
至於另一隻車隊,他準備取名為「米高梅」。
主要是亞伯的公司裡,就這兩家公司最需要知名度,最需要宣傳。
有自己F1車隊的娛樂巨頭,說出去在好萊塢也會特彆有麵子。
而且想必那些好萊塢明星,也樂意蹭一蹭F1方程式賽車的熱度。
反過來FIA官方,估計也樂意和好萊塢扯上關係。
好萊塢和F1可都是需要熱度,需要曝光度的東西。
收購F1車隊,自有顧問團的人去忙碌。
亞伯的注意力,則重新來到了美元/挪威克朗上麵。
史密斯大樓。
四樓交易廳中。
五月22日。
距離史密斯資本入場以來,已經過了一個星期。
美元/挪威克朗的彙率,卻一直都在7.60507.6100之間波動。
換句話說,一個星期過去了。
原本一直在上升的挪威克朗,硬生生的被抑製了它上升的趨勢。
這個原本盤子不是很大的貨幣兌,隨著多、空雙方的僵持,資金量已經越來越大。
這時候在這裡麵對賭的機構,絕對已經不止史密斯資本和霓虹人兩家。
「這個行情非常不正常。」辦公室裡,大衛對亞伯說:
「我認為一定有其他機構入場了。」
亞伯點點頭說:
「你沒有想錯。確實如此。雷曼兄弟、美林證券和貝爾斯登,起碼他們三家已經入場。」
「這麼肯定的嗎?」大衛好奇。
要是大衛沒有在安全屋狀態裡,以他的渠道、人脈,是可以探
查到類似情報的。
大衛現在在安全屋狀態中,沒辦法和外界聯係,就沒有辦法在情報方麵幫到亞伯了。
亞伯微笑:「不要忘了,我現在可是五大投行中的四家的董事。」
「哦~」大衛恍然大悟。「好吧,那就應該是他們裡麵,有人向你透露這個情報。那看來這個情報確實是真的。」
亞伯微笑不回應,但其實並不是他有董事身份的四大投行裡麵的人,向他透露這些情報。
告訴亞伯這些情報的,其實是高盛的CEO保爾森。
保爾森悄悄的給亞伯打了個電話,告訴亞伯要當心這三家投行。
同時明確表示,高盛不管是在上次的美元/日元,還是這次的美元/挪威克朗。
高盛都沒有加入。
最後要掛斷電話時,保爾森隻隱晦的說了一句話:「替我向德克薩斯問好。」
雖說保爾森的這通電話,透露的情報也可能是假的,可能是為了掩飾高盛後續的入場。
但亞伯認為,起碼在有其他三家投行入場這件事上,保爾森沒有騙自己。
告訴亞伯這三家投行入場的事情。
正常情況下顯然會讓亞伯把大部分的警惕性,放在這三家公司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