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金融城。
福瑞大樓頂層。
亞伯躺在自己的老板椅上,背後是巨大的落地窗外。
落地窗外麵,是下著蒙蒙細雨,看起來有些霧的倫敦。
透過蒙蒙細雨和那些霧,可以看見遠處的倫敦橋。
此時的亞伯,他手上正拿著一份報紙。
那是一份今天最新的《每日電訊報》。
在報紙上,有一條在第三版位置的新聞。
新聞標題是《挪威王國向歐盟委員會發起加盟申請》。
這條新聞報道了最近一個星期來,挪威王國兩次向歐盟委員會,發起加盟申請的事情。
【.挪威王國和瑞典王國同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但在經濟和資源上,向來是挪威王國更加強大。】
【.歐洲人都知道.。挪威和瑞典並不是歐盟的成員國,並且這兩個國家和北歐還成立了一個北歐貨幣聯盟,這些國家是一個相對獨立於歐盟之外的存在】
【然而在近期,挪威卻頻頻向歐盟示好。近日甚至想要加入歐盟,這又是為了什麼?】
【實際上】
【.】
實際上就是這次,挪威終於被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遊資給逼急了。
截止目前為止,國際遊資已經襲擊了挪威的***貨幣三次。
第一次,挪威王國依靠自己的底氣,扛了下來。
第二次,挪威向歐盟求援示弱,簽訂的一些經濟合作條款,獲得了歐盟有限的幫助。
前麵兩次,挪威王國都打退了索羅斯為首的國際遊資。
可是在積攢了許久的國際遊資第三次的攻擊下,挪威克朗再次告急。
這次歐盟不願意再真金白銀的去幫忙了。
挪威終於心慌了,想要加入歐盟,借助歐盟的力量幫助自己擊退國際遊資。
但想加入歐盟談何容易?
原本作為歐洲不多的資源國,歐盟在成立的時候,是有邀請挪威等北歐國家加入的。
但挪威拒絕了。
賣油賣天然氣都可以過上好生活,乾嘛要去給歐盟當小弟?
誰不知道歐盟說的好聽是歐洲聯盟,實際上卻是英法德三國操縱的一個經濟同盟而已。
法德兩國是這個歐盟的核心。
挪威王國不願意被吸血,和瑞典一樣都不願意加入。
挪威王國倒黴就倒黴在,其***貨幣在國際外彙期貨市場上,被當成賭盤來玩。
因為上麵積攢的資金太多,最終反饋到了現實中。
引來了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遊資,最終被國際遊資盯上,出現了今日的禍事。
沒出事前,不想被英法德,主要是法德吸血的挪威,拒絕加入歐盟。
現在要出事了,就想起英法德了。
歐盟當然不會那麼容易就答應了。
第二次支援的時候,歐盟就提了許多次條件。
這次提的條件當然更多,很多都是挪威自己不答應的。….
因此現在就陷入了僵持當中。
這件事也是歐洲最近的熱點。
類似《每日電訊報》這樣的「高級報紙」,天天盯著這些報道。
看完這篇新聞,亞伯把報紙丟在辦公桌上。
在他麵前站著史密斯智團總經理艾倫·貝克。
還有史密斯資本(英國)首席執行官傑德。
「索羅斯又聯係我了,這是第幾次了?」
「第七次了。」艾倫說。
「傑德,我們在美元/挪威克朗貨幣兌上麵,現在的浮盈是多少?」
傑德馬上道:「大概在40億美元左右浮動。」
「資金成本呢?」
史密斯資本投資美元/挪威克朗,是在兩個多月前就開始了。
兩個多月來,那麼大筆的資金壓在這裡麵,當然不可能沒有資金成本。
哪怕這些資金裡,史密斯資本實際拿出來的資金,大概隻有三百億美元左右。
但另外五百億美元左右的資金量。
它們存在在那裡,史密斯資本每天都要支付巨額利息。
好在這些資金裡,一大半都來自太平洋商業銀行,利息比較少。
但再少的利息也要利息,何況另一半還都來自富國銀行和花旗銀行。
銀行從來不會做慈善。
這麼多的資金,每天的利息,都是不小的資金成本。
持有兩個多月,維持這些資金存在的成本,更是高的誇張。
「目前的持倉資金成本,總共是13.6億美元了。」傑德說。
也就是說,持倉800億美元,80萬手的美元/挪威克朗外彙期貨寸頭合同。
史密斯資本已經付出了13.6億美元的資金成本。
好在在索羅斯入場以後。
做空的那一方,終於出現了退意。
美元/挪威克朗開始走多,史密斯資本的賬戶開始浮盈。
隻是在空頭那邊出現退意的同時。
因為索羅斯的到來,挪威***也站了出來,開始做空美元/挪威克朗。
挪威的做法,支持住了美元/挪威克朗的空頭。
讓這個做多美元的同時,是在做空挪威克朗的貨幣對,又開始了一段時間的僵持。
就出現了史密斯資本有利潤,但龐大的成本下,利潤顯得並不高的這種情況。
聽到這些數據以後,亞伯想了想,輕聲道:
「是時候到我們下場了。傑德,通知紐約那邊,我們開始平倉美元/挪威克朗。」
「明白。平倉數量是多少?」傑德振奮地道。
「先平倉十萬手,平倉後的資金,買入現貨挪威克朗。」亞伯說。
「您的意思是」傑德不確定的問道。
「我的意思?」
亞伯臉上露出微笑,他開口道:
「已經到了關鍵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加入這個戰場,不管站在哪一方,對另一方都會是壓迫性的存在。」
「傑德,接下來的劇本,就會是一戰和二戰前期的劇本了,而在這個劇本裡麵,我們是美國人。」….
什麼是一戰和二戰前期美國人的劇本?
左右橫跳,兩邊賣軍火!
亞伯現在這種做法,在平倉美元/挪威克朗的同時,謀求獲取大量現貨挪威克朗。
他要站在國際遊資與挪威王國中間,做這兩方存在之間的「美國」。
他想要發這場金融戰爭的「戰爭財」。
在亞伯命令史密斯資本(英國),還有紐約那邊的總部。
兩邊一起,開始慢慢平倉美元/挪威克朗。
然後又在市場上,大量入手現貨挪威克朗以後。
這場金融戰爭裡,原本國際遊資更勝一籌的第三次攻防戰。
因為史密斯資本這個美元/挪威克朗的超級大多頭的撤離,慢慢一點點開始走空。
反過來就是挪威克朗開始走多。
原本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國際遊資這邊不高興,挪威王國那邊高興才對。
可當雙方之間,知道這麼做的人是亞伯以後。
國際遊資那邊沒有馬上就不高興。
挪威王國那邊,也沒有因為挪威克朗的升值而高興。
打比喻的話。
這就相當於二戰前中期,盟國和軸國打的特彆激烈,然後軸開始有些不支的時候。
美國忽然跳了出來,手上抱著一堆航母、飛機、軍隊,站在雙方中間,卻意態不明。
這時候已經打得火起的另外雙方是什麼感覺,那現在國際遊資和挪威王國就是什麼感覺。
顯而易見,這時候亞伯站在哪一方。
另外一方,就可能產生大潰敗。
此時的史密斯資本,手持八百億美元資金。
雙方還都知道,史密斯資本後續,還有最起碼500億美元自有資金。
總和1300億美元,甚至敢用杠杆,資金量還能超過這個數字的情況下。
不管是國際遊資,還是挪威王國,都陷入了極大的被動。
兩天後,當史密斯資本第一個十萬手美元/挪威克朗平倉成功。
並且開始大量買入挪威克朗現貨的時候。
索羅斯終於忍不住了,他上門跑到倫敦金融城福瑞大樓十五號,想要找到亞伯本人。
這位國際遊資的代表,想找亞伯談話!
索羅斯卻撲了個空,他到了史密斯資本(英國)以後才發現。
亞伯·史密斯這個家夥,他居然跑了!
好在亞伯還沒有跑回美國,史密斯資本(英國)的CEO傑德微笑告訴華爾街之劍: